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和我的幼儿园》 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我和我的幼儿园》是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分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旨在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这篇课文以学生熟悉的幼儿园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回顾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教材通过展示幼儿园的场景图,如教室、操场、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数数其中的物体数量,从而复习 1 - 10 的数的认识。同时,教材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 “教室里有几个小朋友”“操场上有几个滑梯” 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回答,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讲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数感:通过观察幼儿园场景中的物体数量,巩固 1 - 10 的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应用意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数量、比较数量的多少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图片中获取数学信息。 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和发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交流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复习 1 - 10 的数的认识,准确数数幼儿园场景中各类物体的数量。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幼儿园场景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共同进步。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幼儿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数字,并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然而,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建议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播放幼儿园的歌曲、展示幼儿园的照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忆幼儿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如 “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滑梯”“教室里的桌子是什么颜色的” 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和发现的数学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图片、小奖品等。 学生准备:数学课本、学具盒。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幼儿园的歌曲,同时展示一些幼儿园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时光。 5 分钟 通过播放歌曲和展示照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