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10624

第三单元 峨眉山月歌 教学课件(共28张PPT)——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课外古诗词课件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97054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语文,七年级,课件,古诗词,课外,2024
  • cover
(课件网) 峨 眉 山 月 歌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著名诗人余光中用诗句写出了李白的诗风与侠气,令人拍案叫绝!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谪仙人”的诗歌世界吧!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通过诵读与品析,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意境。 3.感受诗人思念故乡及友人的真挚情感,品味乡愁与离情别绪。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 (701年—762年) 作者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李白自己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等是俯拾即是,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作者简介   月亮是李白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他写过不少咏月的作品,《峨眉山月歌》是最早的一首。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当时,李白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升腾起丝丝缕缕的留恋之情。 课文研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李白 qiāng yú 诗文研读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秋高气爽,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清澈的水面,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译文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研读感知   这首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首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还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首句点题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文研读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 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或友人)了,多么想念你啊! 译文 出发。 指同住峨眉的友人 顺流而下 现重庆附近 诗文研读   本诗的第三句,出现了人,李白用诗意的语言写“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最后一句抒发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末句抒情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研读感知 想一想 古诗28字中,有5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