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10778

八上17昆明的雨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86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上,昆明,教学设计
  • cover
八上17昆明的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2.解读昆明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解读昆明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朱自清先生的《春》里面,雨是多情的,温柔的。那么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雨又有怎样的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昆明的雨》。 环节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活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生字注音,解释词语 辟邪(bì xié)     鲜腴(yú) 晕倒(yūn dǎo) 吆唤(yāo) 黄焖鸡(mèn) 密匝匝(zā)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鲜腴:新鲜肥美。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3.作者链接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4.背景链接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至今都是非常感人或是具有深刻影响的,它已成为昆明文化的一项具有深厚意义的地域文化。 环节三:默读课文,感知雨的特点 活动1. 这是一篇自读课,以前我们学习自读课的时候都会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后的“阅读提示”,画出关键的信息。 预设:回忆昆明的景,物,事 预设:情感线索 预设:昆明的美 教师小结:通过读“阅读提示”我们明白了解读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抓好三个要素———对象,特征,情感。 活动2. 提问:默读课文,说一说那些话最能体现昆明的雨季特点? 预设: 预设: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环节四:再读课文,悟情感 1.如此美好的文章,不朗读辜负美文。让我们配乐朗诵,体会作者情感。 2提问:你能感受到文章里流淌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吗?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语句,说一说体现出的情感。 预设: “我想念昆明的雨。” 环节五:研读品味,感受雨的韵味 讨论:1.除了直接写雨的内容,文章还写了哪些人、事、物、景?这些人事物景都有哪些特点? 预设: 景与物: 仙人掌, 肥大、浓绿的、倒挂着也可以开金黄的花 各种菌子 ,种类繁多、味道鲜美 火炭杨梅, 个大、黑红、味甜 缅桂花/树 ,白色、香/浓绿 木香,花叶浓密 人与事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儿,戴小花帽、穿绣满花的鞋、声音娇娇 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淳朴善良 与友人雨中小酌,静谧美好 2.提问:通过反复的朗读,我们发现作者描写的都是生活的细琐事物,看来起来也毫无关联,是什么使它们凝聚起来的呢? 预设:通过作者的情感凝聚起来。 教师.小结:这些景、物、人、事都跟“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都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