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12362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日期:2025-02-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6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 cover
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教案(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3. 学习运用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4.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母爱,同学们就会想起孟郊的《游子吟》(学生齐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史铁生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这是一份多么沉 重的苦难呀!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忽视了身患重病的 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照,当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后,他愧悔难当,写下了《秋天的怀念》。 二、检查预习,掌握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 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 欢树》《病隙碎笔》等。 2、注意字音字形 瘫痪 (tān huàn) 暴怒 (bào) 沉寂(jì) 侍弄 (shì) 捶打 (chuí) 憔悴 (qiáo cuì) 央求 (yāng) 絮叨 (xù) 诀别 (jué) 淡雅 (yǎ) 高洁 (jié) 烂漫 (màn) 仿膳 (shàn) 翻来覆去 (fù) 喜出望外 (wàng) 3.解释下面的词语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根据语境揣摸母亲和“我”的语气,带着问题朗读) 提问: 1. 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主题 明 确 :(学生齐答)母爱 2.文中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哪几件事 讨论明确:“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母亲临终嘱托。 合作探究: 1.母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明确: (学生齐答)“好好儿活” 2. “我”有没有“好好儿活”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互相补充) 示例: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 母亲在我“暴躁无常”时,态度怎样 表现了什么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互相补充) 示 例 : 悄悄地躲出去 理解、体贴 偷偷地听我的动静牵挂、关切 扑过来、抓住手 坚定、执着 忍住哭 坚强 好好儿活 坚韧 3.文中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鼓励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 (1)母亲提议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 云,重新唤起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2)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敢面 对生活的困境,顽强地活下去。并且北海公园是“我”童年时经常去游玩的地方,母亲希望 这样的重游,能唤起“我”美好的回忆,让“我”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四课堂总结 从全文的叙述描写来看,你觉得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亲。 五布置作业 1.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 下你的感想,不少于100字) 2.思考课文的题目有什么内涵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的修辞,但在平静的叙述中却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让我 们一起细细品味语言,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