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15102

《2 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2024)

日期:2024-11-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63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 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
  • cover
《2 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教材分析 《2 让它们立起来》是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尝试让不同的物体立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等特征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尝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有过让一些物体立起来的经历,但对于物体立起来的原理并不清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和直观的演示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一些物体能够立起来的方法;认识物体的形状、结构等特征与稳定性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认识物体的形状、结构等特征与稳定性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稳定性与形状、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法 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让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等特征,分析其与稳定性的关系。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如铅笔、易拉罐、圆锥体等)、卡纸、剪刀、胶水、课件。 2. 学生准备:一些常见的小物品(如橡皮、铅笔、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1. 教师展示一个倒下的铅笔和一个立起来的铅笔,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铅笔有什么不同?你们能想办法让倒下的铅笔也立起来吗?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 让它们立起来》。 二、探究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1.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铅笔、易拉罐、圆锥体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让这些物体都立起来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尝试让不同的物体立起来。 4. 小组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5. 教师请几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介绍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6. 教师总结: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加支撑点、利用平衡等。 三、认识物体的形状、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活动,让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结构等特征与稳定性的关系。 1.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稳定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形状的物体最稳定?为什么? 3.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形状物体的稳定性差异,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圆形容易滚动等。 5.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不同结构的物体,如高塔、桥梁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结构特点。 6.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高塔和桥梁为什么能够稳定地站立呢?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7.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8.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如高塔的三角形结构、桥梁的拱形结构等都能够增加物体的稳定性。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物体稳定性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了形状、结构等特征来增加稳定性的呢?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三脚架、塔吊、金字塔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物体是如何利用形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