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 上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1课时 新课标要求 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形态特征。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课标解读 学习本节课后,要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描述地形的基本状况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教学课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情境,用地图、数据可视化资料,结合若干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点的素材,如世界的三极、世界地形之最、等创设教学情景。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 了解五种地形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海底地形的特征。在 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部位,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人地协调观: 知道地形和发展农业、旅游业以及我们的生活、生产活动 等息息相关。 地理实践力: 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激趣导入 视频中有哪些世界之最? 自主学习 阅读P55,了解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完成P55“读图3.16”第2题。 9279.36米 任务一 陆地地形 地 形 类 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度 地面起伏 平 原 高 原 山 地 丘 陵 盆 地 较低(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起伏不大 边缘陡峭 地面起伏小 较高(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较 低 坡度和缓 地面崎岖 不平 四周高 中间低 较高(500米以上) 读图3.17,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从海拔高度和地面起伏两方面比较五种地形。 活 动 判断A、B、C、D、E各点年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任务一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判断图片代表的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观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了解等高线的特点。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差。 等高距的概念: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120 120 110 100 A B ① 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 海拔高度 ; ② 同一地图上的等高 距_____; ③ 等高线均为_____ 曲线; ④ 等高线越稀,则坡度 越 ;等高线越 密,则坡度越 。 相等 相等 闭合 缓 陡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稀缓密陡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部位 山峰 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A A B C D E 山峰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山峰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脊 分水岭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山谷 瞧,这里有什么? 等高线由海拔低向海拔高处凸出 山谷是集水区有河流发育 读图探究 山脊、山谷的判读 读山脊和山谷等高线图,分别分析以下问题: 1.根据ABCD四点的海拔,分析等高线的凸出方向。 2.对比ECF三点的海拔,分析中间和两边的高低趋势。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 山脊 山谷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 任务二 等高线地形图 陡崖 适合的运动? 可能出现的景观? 攀岩 瀑布 等高线重叠 瀑布形成条件: 1.有河流的山谷;2.陡崖部位 拓展延伸 利用握紧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 A B D C E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E———陡崖 连一连 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300 200 400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课堂小结 地形图的判读 陆地地形: 等高线判读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 陡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