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卒、会写“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其节奏和韵味。 3.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体会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其节奏和韵味。 教学难点: 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体会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入文———心”字打开一扇门 师:中国的汉字中有一个字特别神奇,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且伴随我们一生,这个字是———(板书:心) 师:请同学们用“心”来组一个字。 生:想。 生:念。 师:哪里想?哪里念? 生:心里。 生:愁。 生:急。 生:惑。 师:忧愁,着急,疑惑……这些情感都来自哪里? 生:心里。 生:感。 师:古人说:受之于外,感之于——— 生:心。 师:“心”其实还有一个变形。(板书:忄) 生:竖心旁。 师:谁来用竖心旁组一个字? 生:“快乐”的“快”。 生:“吃惊”的“惊”。 生:惭。 生:怕。 生:恨。 生:悔。 生:悼。 …… 师:你们所说的这些情感都来自哪里? 生:心里。 师:其实“心”还有一个变形。(板书:) 师:在哪里见过? 生:“添”字的右下方。 师:对。“添”的右半边“忝”字常用作自谦,比如“忝为人师”,就是说“我做你的老师其实自我感觉才能不够,心中很惭愧”。是哪里觉得惭愧? 生:心里。 生:恭敬的“恭”。 生:羡慕的“慕”。 师:我对你的恭恭敬敬是从哪里产生的? 生:心里。 师:爱慕、羡慕,都是哪里“慕”? 生:心里“慕”。 师:所以,这个“心”字特别重要啊!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跟“心”有关的故事。 二、读文———由“弃”到“还”意蕴深 师:《铁杵成针》这则小古文,我先请两位同学来读。左半边一位同学,右半边一位同学。(出示课文) (两生读) 师:两位同学读得不错。只有一点点瑕疵,我先不告诉你们,一会儿我们再说。先看课文是不是先介绍了一处地方?大家一起读——— 生:(齐)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师:什么山? 生:象耳山。 师:什么水? 生:磨针溪。 师:好,象耳山下磨针溪。介绍完地方,课文又介绍了和这个地方有关的一个——— 生:故事。 师:故事有很多种,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传说故事……我问你,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生:是。 师:是吗?作者明明告诉你了,这个故事是——— 生:传说故事。 师:何以见得? 生:“世传”就是传说故事。 师:对,它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传说故事。 师: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文本里找到信息。它是个传说故事,那两个字叫——— 生:世传。 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人物。一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 生:李白。 师:另一个是谁? 生:老媪。 师:老媪,就是一位老奶奶。其实,那个老奶奶一共就说了一句话,三个字——— 生:欲作针。 师:她就做了一个动作——— 生:磨。 师:来,我们做做这个动作——— (生做磨铁杵的动作) 师:看到她在磨针,李白做了一件事情。也是一个字——— 生:问。 师:对!问完了,李白做了什么呢? 生:还卒业。 师:李白做了什么? 生:(齐)还卒业。 师:“还卒业”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师:“还卒业”到底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 生:还。 师:第二件事是——— 生:卒业。 师:文言文的标点是我们后人根据文意加的,古人写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标点。我们再来读,把两件事分——— 生: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师:大家一起读全文——— (生齐读) 师:这个故事,其实你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请一位同学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生:有一个小溪叫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还没读完就走了。他路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