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作业定位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两篇精读课文均为游记:《海上日出》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写景。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都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景物。而习作也是要求写清楚游览顺序和景物的特点,各板块都紧扣语文要素,从整体性视角确定主题,将一个个零散的“写景”习作要点串联起来,层级式递进,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最终提升学生内在的习作能力,能够有序地介绍景物。 按一定的顺序表达,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纵观整个教材编排体系,前几册教材关注“按顺序表达”,但“游览顺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通过前后联系不难发现本单元对“按顺序表达”的思维训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起点和终点,安排适合四下学生的作业梯度。同时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与思维。 基于本单元的特殊性(习作单元),要将本单元的写作特性清楚呈现,从而提升学生读写素养。因此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也与其他单元有所不同,应与各个板块有关联性,为本单元习作服务。进行习作单元读写统整式作业的设计,指向习作目标,以阅读促习作,以习作强阅读。 二、作业目标 1.能积累和运用本单元的词语,流利朗读句子。 2.能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并根据顺序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么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3.能通过课内外关联阅读,梳理游览顺序并把握景物的特点。 4.通过实践活动,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游览当地景点,并按顺序说出游览路线。能按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把印象深刻的景物写下来。 5.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并能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恰当使用过渡句。 三、作业内容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和书本中有着各式各样美丽的景色,你想不想自己做一回导游,带领你的游客朋友们领略秀丽的风景、奇异的景观,导一方山水,游一处美景呢?快加入“小导游学院”吧!在这里,你可以锻炼口才、开拓视野,在经历了“口才训练营”“知识大考察”“路线规划表”“实战大演练”这些导游必备技能的层层考验之后,你就带团当小导游咯!心动了吗?赶紧加入吧! 作业一:小导游口才训练营 请根据拼音填词语,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fàn wéi kuò dà 红霞的( )不断(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hè hé)似的 nǔ lì duó mù ( )上升,在跳出海面的刹(chà shà) 那发出( )的亮光。 请根据拼音填词语,给句子排序并填空。 luó ( )过了金华的( )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 shí zhōnɡ rǔ shí sǔn ( )洞内( )和( )形状变化多端,很值得欣赏。 hūn àn ( )洞口的泉水流向外洞,穿过狭窄( )的孔隙,就到了内洞。 ( )从洞口抬头望,很有气势。 【设计意图】学习完本单元的前两篇精读课文后,学生初步感受到景物的变化,了解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此项作业根据课文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句1出自《海上日出》,是按照太阳位置、光亮的变化顺序描写的。句2出自《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入山—洞口—洞内”的游览顺序进行描写。基础性作业设计应体现知识宽度,本题除了考查学生字词识记的基础外,还强调了“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给句子排序,帮助学生梳理描写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一道题不再局限于本身的意义,还赋予了单元整体目标,提升了作业学习的价值。 作业二:小导游知识大考察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 叶圣陶 从双龙洞到冰壶洞有石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