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27287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乘加 乘减》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966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21张,课件,乘加 乘减,数学,二年级
  • cover
(课件网)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6的乘法口诀 《乘加 乘减》 说课 一、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聚焦于4的乘法口诀。此课时旨在通过具体的实例,如4个一组摆放的物品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4的乘法意义,并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和记忆4的乘法口诀。教材可能采用逐步深入的方式,从简单的乘法实例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乘法计算,确保学生扎实掌握4的乘法口诀。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前几课时已经学习了2、3的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乘法口诀学习基础。因此,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可能会更快地理解乘法意义,并尝试自主推导口诀。然而,随着乘法口诀的增多,学生可能面临记忆上的挑战。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有效记忆和运用4的乘法口诀。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支持和辅导。 二、说学情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运算。 三、说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 经历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问题意识。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1、知识目标: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之间的改写。 讨论法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五、说教学方法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以学生为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六、说学习方法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动手操作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仔细观察图片,每个转盘上有几个人? 一共有多少个人? 3+3+3=9(个) 3×3=9(个) 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一共坐了多少人? 仔细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材P58 例5]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试一试吧! 3+3+3+2=11(人)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我这样算。 3×3+2=11 9 将人数相同的用乘法计算,再加上人数不同的。 乘加 我这样算。 我这样算。 3×3+2=11 3×4-1=11 9 12 将人数相同的用乘法计算,再加上人数不同的。 把第4个木马上也想成3个人,就是4个3,再把多加的那1个人减去。 乘加 乘减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试一试吧! 1.看图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 × = 3 5 - 2 13 × = 3 4 + 1 13 [教材P58 做一做 第1题]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2. 5×3-5= 5×3+5= 5×4+5= 5×2= 5×4= 5×5= 10 20 25 10 20 25 [教材P59 练习十二 第1题] ①3+3+3+2=11(个)(连加) ②3×3+2=11(个)(乘加) ③3×4-1=11(个)(乘减) 乘加、乘减运算顺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课堂小结 乘加 乘减 ①、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本事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②、教师帮助学生疏理知识,归纳总结;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一、看图列式计算。 5 3 + 4 19 3 3 + 1 10 作业设计 乘加 乘减3+3+3+2=113×3+2=113×4-1=11计算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引入自然而适时。整节课让学生置身于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例5情境图的信息很自然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