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沙漏》是青岛版六制三年级上册的第23课。本节课以问题“沙漏刚好在三分钟内漏完”引发学生思考,展示两名学生吃饭和刷牙时用沙漏计时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知道沙漏具有计时功能,引发学生对沙漏内部构造及功能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续制作沙漏,研究沙漏,实现预期计时功能奠定基础。 教材包括四个活动:1.认识沙漏。教科书向学生展示了沙漏的外形和结构,并介绍了沙漏的功能。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沙漏,并进一步思考沙漏的沙子流完需要多长时间,从而引导学生在沙漏和秒表之间建立思维联系。明确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2.制作沙漏。展示了制作简易沙漏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呈现了制作沙漏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3.测试沙漏。呈现学生测试沙漏的图片,旨在培养学生在完成制作任务后,形成对效果进行测试的意识,知道经过多次测试,效果才有说服力。引导学生通过测试沙漏,发现沙子流速与沙漏计时时长的关系。4.改进沙漏。呈现了学生进行沙漏改进的活动,小组成员结合沙漏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并实现“让自己的沙漏计时1分钟”。将改进后达到预期计时目的的沙漏作为计时工具应用生活,意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教科书向学生提出了制作创意沙漏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本课所学方法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如可采用更换沙漏中的填充物、改变沙漏的形状等方法对沙漏进行创新。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认识使用工具的方法,能够利用工具制作的方法和原理,制作沙漏,通过让学生制作沙漏,了解沙漏计时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可以让学生了解工具的制作是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持续发展的利用资源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沙漏的结构与功能。 2.知道沙漏是一种计时工具。 3.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实现预期的计时时长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沙漏的制作 2.乐于合作,愿意倾听他人意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2.了解沙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意识到有些技术产品会逐渐被新科技所替代。 【重 难 点】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实现预期的计时时长功能。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2个果冻盒、细沙、锥子、胶水、硬纸板、直尺、铅笔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2-3 出示]在PPT上展示出搜集到的沙漏作为测量时间工具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回答出沙漏都具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活动 1.“试一试猜一猜”:教师用沙漏计时让两位同学去黑板上用相同的时间看谁抄写相同内容的字数最多,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字数不同的现象,当字数多少不同时时因为速度不同,让同学们猜想那么沙漏可不可以作为在生活中测量时间,在比赛时作为衡量速度的工具 请同学们自由的回答自己看法。 2.[PPT 4 出示]“认一认”:每个小组都有相同的沙漏,让学生们进行观察,看看这些沙漏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分别有:流沙地、洗孔、沙。 引导学生探究各个部件的作用,思考如果没有各部件,沙漏能否产生流沙的现象? (1)里面的细沙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材料? (2)外边的果冻盒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材料? (3)能否做出造型新颖的沙漏? 3.[PPT 5-6 出示]“做一做”:思考过后,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尝试做一个简易实验的沙漏: 准备材料:2个果冻盒、细沙、锥子、胶水、硬纸板、直尺、铅笔。 [PPT 7 出示]实验过程:(1)将两个果冻盒的底部分别用锥子扎出一个小孔,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