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鸟》是青岛版(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鸟类的特征为线索,探究鸟类的共同特征,巧妙地把鸟类共同特征和辨别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鸟类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共性认识到个别辨别,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并学会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与鸟有关;指导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找一找鸟类的共同特征,引发学生对鸟的外形、翅膀、鸟喙等的思考;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其他动物是否属于鸟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以“保护鸟类”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将探究拓展到课外。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动物的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鸟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体形、鸟爪、鸟喙等。鸟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动物,身边有各种各样的饲养或野生鸟类。鸟类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书籍、电视或亲身观察, 知道一些不系统的零散信息。怎样辨别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鸟类,这是学生不能熟练掌握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2.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细致观察鸟的外形,总结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鸟类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鸟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谜语,引入课题 1.[PPT 1出示]课题《鸟》 2.[PPT 2出示]谜语 “千里飞翔爱热闹,常在晴空打呼哨,光送信来不送报,见谁都把姑姑叫”。 学生猜谜语。 教师出示谜底———鸽子。 教师板书课题:鸟。 二、观察鸟,找一找鸟的共同特征。 活动一:观察鸟的外形特点 1.[PPT 3出示]鹦鹉、啄木鸟、猫头鹰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羽毛有什么特点? [PPT 4出示]小组交流 学生观察讨论,分组进行交流、记录。 [PPT 5出示]三种鸟的外形特征 学生汇报:鸟的体形是流线型的,羽毛轻且排列紧密等。 2.[PPT 6出示]鸟喙放大图 教师提出问题:这是鸟的哪一部分?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这是鸟的喙。不同的鸟长着不同形状的喙,有弯勾状的,有扁铲状的,有鞋钉状的等。每一种喙都与鸟进食有关,吃什么食物,就长什么样的鸟喙。 6.[PPT 7出示]鸟类的共同特征 师生总结:鸟类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 活动二: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1. [PPT 8出示]鸟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学生交流。 [PPT 9出示]鸡的繁殖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鸡的繁殖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鸡的繁殖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鸡卵是如何变成雏鸡的。 [PPT 10出示]师生总结:母鸡通过卵孵化出雏鸡,这种繁殖方式是卵生。 2.[PPT 11出示]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卵生的动物? 学生回答。 3. [PPT 12出示]其他卵生动物。 教师讲解。 师生交流:鹦鹉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啄木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猫头鹰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师生共同归纳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PPT 13出示]鸟类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PPT 14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三:它们属于鸟类吗? 1.[PPT 15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