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43253

第13课《黄鹤楼》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课,黄鹤楼,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
  • cover
13课《唐诗五首》《黄鹤楼》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 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 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 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同时还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黄鹤楼》是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的 教学内容。 综合新课标及教材内容,我将《黄鹤楼》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初步了解一些三大名楼和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 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诗歌都有着相对整齐的格律,声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因此本课教 学重点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韵律之美。学习古代诗歌,也要学会知人论世。可 借助注释,或查阅相关资料,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歌中,有一些优美的写景语句,营造出清新意境。因此本课难点是在教学 中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材分析 崔颢的《黄鹤楼》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13课《唐诗五 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美不胜收的山水资源。中国古人很早就善于欣赏 山水之美,文人们流连山水之中,用心灵观察、体悟自然风物之美,发现独到的 审美趣味,或者寄情山水,派遣人生的种种苦闷与无奈。 《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被誉为“唐人七律诗第一”诗人饱含的丰富思 想、诗歌的歌律和用典、对于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都有帮助。《黄鹤楼》描写了 诗人崔颢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 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诗歌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 费祎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现实中来,写现在的鹤去楼空。一个 “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读首联,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 限沉思之中的形象。颌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黄鹤已经飞走了,“一 去不复返”。诗人似在极目远望,试图追寻黄鹤的踪影,却杳然无得;看到的只 有天际飘浮的白云,这些白云,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悠悠闲闲地浮动着。这两联四 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 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 然可见。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在 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 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此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 鲜明,两句对杖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尾联 以抒情作结。诗人观赏佳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不觉已是榜晚。烟雾升腾, 明净的江面,早已是一片凄迷。白日里可一望千里,历历在目;但现在凝眸远望, 已不知乡关何处。漂泊异乡的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惹动满怀愁绪。这一尾联由 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的形象仿佛可见。 诗歌题为《黄鹤楼》,处处写楼。悬想乘鹤仙人,是写黄鹤楼之悠久历史与 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