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不会增加 B.人口数量增长,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C.人口数量增长,必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D.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污染无关 2.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 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 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3.下图示意2030年对我国人口规模变动约束性较强的若干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能—满意度达到0.99最高值时的人口叫作最优人口,可能—满意度大于或等于0.6的人口叫作最大人口。据此完成下题。 由图可知,我国2030年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 ) A.8.3亿 B.10.5亿 C.11.7亿 D.14.9亿 印度大部分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国土面积约 298万平方千米,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人口总数约14.2亿,35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大约40%的人口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印度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土面积大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纬度位置低 D. 自然条件较优越 5.下列有关印度人口现状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 养老负担重 B. 劳动力优质 , 经济发展速度快 C. 人口数量过多 , 环境压力较大 D. 劳动力丰富 , 用工成本大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值分布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A.0km-1km B.1km-2km C.2km-3km D.3km-4km 7.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矿产 D.交通 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读下图,完成下题。 8.大兴安岭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主要受制于当地的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水源 9.西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分异较大,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交通 10.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 撒哈拉沙漠 B. 亚马孙平原 C. 南极半岛 D. 湄公河三角洲 读“木桶效应图”。 1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 森林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资源 1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相比于塔里木盆地,指出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原因( ) A.较小,矿产资源短缺 B.较大,对外开放程度高 C.较小,生态环境脆弱 D.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14.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应( ) ①大量开垦荒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 ③鼓励人口迁入 ④加强环境保护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稠密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影响④区域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分布 B.地形 C.农业 D.光照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支持下,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平原灌溉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