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50174

第2课 达芬奇-毕加索 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3432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达芬奇,毕加索,课件,4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达芬奇 毕加索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师从韦罗基奥,逐步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同时是军事工程师和 建筑师。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其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达芬奇创造了空气透视法(《蒙娜丽莎》),空气透视法是透视法的一种,表现为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形象就描绘得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后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越重。其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 观察细致入微,形象严谨细腻,自然生动,极其写实逼真。把女性的美生动的完美的刻画了出来,是这一时期女性美的典范。体现了画家精湛的艺术造诣。 古典的写实风格: 救世主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她到底是谁? 《蒙娜丽莎》现为法国巴黎罗浮宫的镇馆之宝。有关画中女子真实身份,学术界和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 有人说,画中人是当时佛罗伦萨一名名妓;也有人说,她是达芬奇的母亲;还有人说,蒙娜丽莎并无原型,是结合了画家心中完美特征的理想女性典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达芬奇是一名同性恋,《蒙娜丽莎》是他的女版自画像。美国专家莉莲·施瓦茨利用电脑,对比《蒙娜丽莎》和达芬奇一幅自画像,发现多处相似之处。 500多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原型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最近,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一位普通教师吉乌塞普·帕兰蒂又提出了新的说法,蒙娜丽莎是一位有5个孩子的“家庭主妇”。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日报道,帕兰蒂对佛罗伦萨市档案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而后得出一个结论:《蒙娜丽莎》原型是达·芬奇父亲一位朋友的妻子丽莎·格拉迪尼,她是一名有5个子女的家庭主妇。 据帕兰蒂考证,丽莎在1495年16岁时嫁给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而吉奥康杜则是达·芬奇父亲皮耶罗的好友兼邻居。丽莎是吉奥康杜的第二任妻子。这对夫妻的感情很好,育有5个子女。吉奥康杜在自己的遗嘱中称,丽莎是他“心爱的”和“忠实的”的妻子。帕兰蒂认为,《蒙娜丽莎》的画像完成于丽莎24岁那年。达·芬奇的父亲安排了一切,自己花钱让儿子为朋友的妻子画了这幅画。当时达·芬奇正被一场财务纠纷所困扰。他的父亲大概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自己的儿子。 微 笑 之 谜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更有甚者,把蒙娜丽莎从贵妇宝座上推落下来,把原型贬为妓女,故而微笑中带着讥嘲和揶揄。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