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圈层结构———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检测 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9千米。读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次地震引发的现象中,主要反映岩石圈对大气圈影响的是( ) A.火山灰大量喷出 B.海洋生物死亡 C.建筑倒塌并起火 D.小规模的海啸 3.可为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图示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 ) A.水圈、生物圈 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5.图中各圈层( )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C.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2024年3月17日,辽宁大石桥发生里氏3.6级地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地图APP上查询该次地震的详细数据(见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该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源位于软流层之上 B.地震的烈度为4度 C.震源深度约1137公里 D.华北地区震感强烈 7.为汇报此次地震的详细信息,下列地理信息技术使用合理的是( ) A.利用BDS获取震源具体坐标 B.借助RS计算地震的受灾损失 C.通过GIS查询受灾地区的震级 D.使用GPS追踪地震波传播轨迹 人们向地下发射人造地震波,通过接收、分析不同地层的反射波,从而推断油气资源的分布。钻探深海油气资源依赖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架构于海洋底层,若海底土层中存在一层“硬夹层”(也称“鸡蛋壳”),由于其下方土质相对松软,平台插桩就位时容易踩碎“鸡蛋壳”,发生溜桩甚至倾倒的穿刺事故。某海上钻井平台在作业时进行“主动穿刺”,穿刺钻孔深度约为海底l5米。下图示意海上钻井平台正常作业和穿刺事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该海上钻井平台“主动穿刺”插桩抵达了( ) A.软流层 B.地核 C.地幔 D.地壳 9.下列图中最有可能有石油资源的是( )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该海上钻井平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动穿刺”是为了勘探石油深度 B.钻井最深可达下地幔 C.钻井经过软流层 D.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读题干“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9千米”可知,①为地壳,平均深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9-41千米,A错误。读图可知,②位于33-60千米处的上地幔顶部,B正确。③为软流层以下的地幔,④为地核,深度都远远大于59千米,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此次地震引发的现象中,主要反映岩石圈对大气圈影响的是火山灰大量喷出,导致大气圈浓烟弥漫,并随风扩散,A正确。海洋生物死亡是对生物圈的影响,B错误。建筑倒塌并起火跟大气圈无关,C错误。小规模的海啸是对水圈的影响,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分析等,可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B正确。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地理信息,AD错误;数字地球是地球的数字化模型,C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元阳梯田中有水、岩石、生物、大气,因此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共有4个圈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水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其它圈层则不是,但相互联系,故A错误。图中的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故B错误。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故C正确。外部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内部圈层能量来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