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走进桂林山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随堂检测 下图为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下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地区适合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世界性的岩溶迷宫,展示了岩溶发育的低级外形。谷内石灰岩形成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下图为狼巷迷谷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凤阳县在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的地理环境为( ) A.湿热的森林环境 B.温暖的浅海环境 C.干热的沙漠环境 D.寒冷的高山环境 6.凤阳县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较我国西南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B.地势险峻,流水侵蚀作用强 C.降水量较少,流水溶蚀作用较差 D.气候湿润,风化作用差 下图示意某种地貌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图表示了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该地貌是( ) A.海岸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沙地貌 D.河流地貌 8.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三个阶段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 A.Ⅱ-Ⅲ-Ⅰ B.Ⅰ-Ⅱ-Ⅲ C.Ⅲ-Ⅱ-Ⅰ D.Ⅲ-Ⅰ-Ⅱ 9.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 ) ①峰林 ②石钟乳 ③石笋 ④溶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自然条件独特,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关岭地处黔中腹地,属典型喀斯特山区,在坡地种植玉米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近年来,关岭通过“坡改地”改良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坡,不再种植玉米,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与肉牛圈养,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下图为贵州省地形示意图和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等值线图(单位:吨/km2)。 (1)描述贵州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贵州西部地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严重的自然原因。 (3)从地形地貌的角度,简述关岭喀斯特山区对当地种植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4)简述关岭优质牧草种植与肉牛圈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而非球状风化地貌。当地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沉积岩),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排除ABC。喀斯特地貌是当地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云贵地区多喀斯特地貌,C正确。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喀斯特地貌不典型,并非广泛分布。故选C。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图中石林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故C正确,A、B、D错误。 4.答案:A 解析:喀斯特地貌发育取决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的透水性越好,水流动性越强,水与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愈湿润,降水愈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愈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喀斯特地貌地区易发育地下溶洞,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修建水库。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凤阳县在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形成石灰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