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58628

第六章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 学案 教案 练习四份打包)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6次 大小:14353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第六,四份,练习,教案,学案
    (课件网)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四节 第六章 自然灾害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通过图表、视频等资料,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的主要特点及功能。(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遥感技术(RS) 知识点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知识点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内容索引 课时对点练 遥感技术(RS) > < 知识点一 1.概念: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的地理信息技术。 远距离感知 2.优点:具有探测范围___,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___、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___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_____;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_____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少 大 短 预警 灾害救援 拓展延伸 1.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拓展延伸 2.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借助遥感较容易“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拓展延伸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环境和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图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下面两张图 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 拍摄的汶川地区遥感影像。 1.[综合思维]说明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 答案 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2.[地理实践力]说明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的应用。 答案 监测地震灾害的动态;为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3.[综合思维]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答案 地震后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4.[地理实践力]结合材料,分析遥感在抗灾过程中和灾后的主要作用。 答案 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估,指导救灾活动。 (2024·福建厦门开学考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国家防灾减灾部门,而且越来越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据此完成1~2题。 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次,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小且不精确 C.手段多,获得信息少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 由材料“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次”可知,遥感技术获得信息量大,测量范围广,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B、C错,D对; 材料不能体现遥感技术受地面条件限制情况,A错。故选D。 (2024·福建厦门开学考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