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整理我国法律发展史,整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指导学生观看《法治中国》 纪录片段。 学生准备 搜集整理我国法律发展史,整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观看《法 治中国》纪录片。 情景导入 导入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 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 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导入二 从古代的“”字了解现代法律的内涵特征导入新课。展示“法”字的繁体字图 片,讲解“法”字的由来,展示“法”的渊源。 (“法”的古字)就是刑法, 因为执法需要公平如水,所以是“氵”旁;“腐zhì” (也叫獬豸)是传说中的独 角兽,能辨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 所以“”字中含有“腐”“去”两个部分, 是会意字。 精彩课堂 议题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法系 情景材料一 视频《源远流长的中华法系》。 情景材料二中华法治文明历史悠久,“法”字的内涵不断变化。 法,金文解释为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十水 (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十腐(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 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 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 道家思想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法”代表人 类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有的金文调整结构,突出了代表自然的 “水”和“底”。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 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 ”字的三点水,取意公平和正义。感是传 说中的独角兽獬豸,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 情景材料三我国法治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成为 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治 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治文明 的独特智慧。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治国理念。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无 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 合作探究:简述并评价我国古代法治发展的历史。 学生互动1:查阅资料,交流并分享我国古代法治发展的历史。 学生 时间 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西汉时期 强调礼法结合 唐朝时期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鸦片战争后 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 国,但未获成功 学生互动2:举例说明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并交流中华法系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教师点拨: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 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互动3: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变法为何归于失败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移植他国法治模式,往往难以适应本国国情,超越历史条件。启示我 们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历史和国情。 学生互动4:(归纳必备知识)中华法系的特征。 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 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其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中华法 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