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60974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

日期:2024-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365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权利,行使,注意,界限,课件
  • cover
(课件网)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1.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2.★民法给名誉权设定了什么界限? 3.★法律对著作权的限制有哪些? 4. ★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5.相邻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主要类型有哪些? 6.★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7.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有什么意义(作用)? 阅读教材P35~38,回答下列问题 自主预习 案例: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想一想: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行使民事权利要注意什么? 小云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要具体分析。 根据最高法公报案例:网络交易中买家给“差评”若不是出于恶意诋毁商业信誉的目的,则不属于侮辱诽谤行为。案例中云某对商品质量及经营者服务的评价仅是个人对商品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损害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给不满意的商品和服务打差评是我们每 个消费者的权利,同时,我们给评价也不 能“太任性”,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互 联网时代买家、卖家要共同遵守相关法律规 定和网络道德规范。 如果小云追加的评论中有诽谤、低毁的,则构 成侵权。 点评: 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RART 01 民事权利有限制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权利的含义: 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②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3.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相关链接] 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 【案例】 2021年12月7日,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知网”运营方)的侵权纠纷案引发大众热议,话题冲上热搜。 老人接受媒体采访谈起维权缘由:“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2020年8月,老人选择了维权。在随后的官司中,赵德馨教授全部胜诉,获得相应经济损失和维权合理开支费用,法院判决知网赔偿赵教授70万元。 中国知网侵犯了作者的知识产权(著作权)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2)民法对著作权设定的界限: 民法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表现明显。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报道时事新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