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性(期中)综合素养评价2(教科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简·施旺麦丹发现了人体_____。 2.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_____。 3.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东升西落,其实是_____导致的现象。 4.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理论。 5.如图所示,湖南、上海、西藏、四川日出的时间最晚的是_____,最早的是_____。 6.小科为了探究影长的四季变化,制作了如图所示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_____。 7.小科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子,发现叶片表面有很多气孔,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左下角有一个特别大的气孔,如果他想把这个大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将载玻片往_____方向移动。 8.小科制作了水中微生物临时装片并进行了观察,他观察时所用的水来自_____(选填“自来水”或“池塘水”),制作时用吸水纸吸水主要是为了_____。下图是他观察到的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填“甲乙丙”或“乙甲丙”或“丙甲乙”)。 9.像蝴蝶这样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像郁金香这样的植物,白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开放,晚上会收拢花瓣,由此可见,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0.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了地球模型,右图的地球模型可以解释(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内部结构 C.地球的海陆分布 11.霉变的食物对人体有害,保持( )可以防霉。 A.低温干燥 B.低温湿润 C.高温干燥 12.植物表皮上有( ),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 A.气孔 B.叶绿体 C.保卫细胞 13.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①的名称是( )。 A.液泡 B.细胞核 C.细胞壁 14.如图所示,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15.下列示意图最接近地球真实运动的是( )。 A. B. C. 16.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椅子,看到周围的景物( )移动。 A.顺时针 B.逆时针 C.从左往右 17.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其原因在于(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地球表面受热不同 18.在用显微镜在观察草履虫时,视野范围内的图如图所示,其中一条条的线是脱脂棉纤维,它的作用是( )。 A.给草履虫提供生活空间 B.控制活动范围 C.给草履虫当食物 19.下面现象与昼夜有关的是( )。 A.大雁南飞 B.小草枯萎 C.猫头鹰捕食 20.“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之处是( )。 A.地球是宇宙中心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是球形的 21.下列属于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具有放大功能 B.都是中间薄,边缘厚 C.都是透明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 22.白昼光强,黑夜光弱,动物们可以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但对植物没有什么影响。( ) 23.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 24.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每天的日出时间是相同的。( ) 25.托勒密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 ) 26.用橙子和吸管模拟地球自转时,吸管应该垂直放置。( ) 27.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可以独立生存,也可以生存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 28.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和大小是不同的。( ) 29.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结构,他观察到的“小房子”命名为细胞。( ) 30.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也无法用放大镜观察。( ) 31.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我们看到的字体变大了,字数却变少了。( ) 3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