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雾和云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 ),在高空的是( )。 2.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露是( )态的水。 3.在制造雾的实验中,当把冰块接近杯口时,会有“( )”产生,这是因为杯中的水蒸气( )凝结成了小水珠。 4.雾是( )现象,霾是( )现象,有时候雾和霾也会同时出现。 5.“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说明( )和( )形成过程相似。 6.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一般需要重复多做几次,目的是( )。 二、选择题 1.在模拟雾的形成实验中,第一小组的同学首先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反复接近和离开烧杯口,他们发现( )。 A.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则“白气”逐渐消失 B.把冰块接近烧杯口,无“白气”出现;把冰块移开,烧杯口出现“白气” C.把冰块接近烧杯口和把冰块移开,烧杯口都有“白气”出现 2.雾和云都是( )遇冷凝结形成的。 A.水蒸气 B.小水滴 C.小冰晶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 )。 A.雾 B.云 C.雨 4.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相当于自然界中的( )。 A.水蒸气 B.雪 C.云和雾 5.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 )。 A.小颗粒 B.水蒸气 C.小水滴 6.在温水杯上面放一块冰,可以看到( )。 A.雾 B.霜 C.露 7.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是一种什么现象?( ) A.吸热 B.放热 C.与冷热无关 8.秋季的早晨,经常会有露,这些露是( )。 A.白色的烟 B.空气中的水蒸气 C.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9.制造“雾”会用到冰块,这是为了( )。 A.让水蒸气变多 B.让水蒸气飘浮 C.让水蒸气遇冷 10.下列关于雾和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和云都是液态,不可能是固态 B.雾在地表形成,云在高空形成 C.雾几乎不移动,云在有风时移动速度较快 三、判断 1.雾的成因和云是一样的。( ) 2.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 3.雨来自云,只要天空中有云肯定就会下雨。( ) 4.在深秋的早晨我们有时可以看到雾。( ) 5.在探究雾的形成实验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冒“白气”的温水效果最佳。( ) 6.云和雾实际上都是水蒸气。( ) 7.雾的形成和温度没有关系。( ) 8.雾和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 9.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汽”,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 10.在高山上能看到雾。( ) 四、简答 1.自然界中的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实验探究 雾是自然界水的一种形态。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人造雾实验时,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选用温水而不用热水的主要原因是( )。 温水不冒“白气”而容易产生水蒸气 温水不会烫到我们的手 温水更容易结冰 温水让冰块融化的更快 完成探究记录单 我的猜想 我的探究 步骤 将冰块接近杯口 将冰块移开 雾形成的原因 答案 一、1.雾 云 2.液 3.白气 遇冷 4.液化 大气浑浊 5.云 雾 6.减少实验误差 二、1.A 2.A 3.A 4.C 5.C 6.A 7.B 8.C 9.A 10.C 三、1.√ 2.√ 3.× 4.√ 5.√ 6.× 7.× 8.× 9.√ 10.√ 四、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窗玻璃上会有小水滴。因为哈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结成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窗玻璃上。 五、1.A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