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强调学生能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能“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建构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诵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 【教材分析】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分属于现当代散文。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通过使用大量的比喻,从春风、春草、春花、春雨和春天里的人等多个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歌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将济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拟人化,描写和赞美济南在冬天的温晴。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一方面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另外一方面还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同时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大概念】 用个性化的的语言描写独特的景物。 【单元目标】 1.运用重音、停连朗读技能,读出文字之美,感受自然之美。 2.比较阅读,揣摩品味语言形式,探寻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3.了解写景散文特点,吸收借鉴精彩语言、精妙写法。 【课时安排】 课段 重点 分任务 课时 第一课段 单篇感知 1.读准字音,积累多音字、成语,辨析形近字。2.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3 课时 第二课段 朗读品析 1.标出重音和停连,小组内朗读喜欢的段落。2.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动词形容词、叠 词)。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 课时 第三课段 写作表达 1.随文插图,做学校名片。2.选校园一景,描学校芳华。3.朗诵佳作,为视频配解说词。 3 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朗读,体会重音、停连。 2.品味语言,学会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学以致用,写一篇写景抒情文章。 01.教学实施: 核心任务:为迎接我校70周年校庆,拍摄宣传片,特举行“我为学校代言”系列活动,活动形式有:声影校园———朗诵小达人,学校名片———绘画小能手,情系学校———出彩小作家等。入选作品将在学校公众号推送,并汇总剪辑拍摄视频,评选五星好视频。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发现学校之美,表达爱校之情。现已开始征稿,请你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为素材,设计个人参展作品。 任务一:抑扬顿挫,读四季之声。 活动1:朗读想象。 (听课文朗读音频,感受重音和停连的妙处;并进行模仿朗读,练习对重音和停连的处理;最后总结出朗读重音和停连的方法。) 1.朗读《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2.从《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内朗读,互相评价。 方法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