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6550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四份打包)

日期:2024-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7283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人教,打包,四份,练习,学案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冲积平原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综合思维)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规模及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 知识点一 冲积平原的形成 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的类型及地貌特点 类型 位置 地貌特点 山前冲积平原 山前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地势平坦、宽广,是冲积平原的主体,常沿河呈带状分布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 近似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3.冲积平原的形成 (1)山前冲积平原: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河流挟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三角洲→沉积物质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 核心归纳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思路分析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四周高山环抱,常年盛行北风。湖北岸发育许多冲积扇,尤以沙柳河(落差1 500米、长度105.8千米、流域面积1 442平方千米)和泉吉河(落差1 108米、长度65千米、流域面积567平方千米)形成的冲积扇最典型,两冲积扇与湖水接触的扇缘处均发育完整扇形。下图示意青海湖北岸冲积扇分布。 1.[地理实践力]在下图中绘制出由A到B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答案  原因:由A到B,随着地势变缓,水流速度减慢,其挟带的物质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2.[区域认知]说明沙柳河冲积扇比泉吉河冲积扇面积大的原因。 答案 沙柳河比泉吉河落差大(径流量大),对地表的整体侵蚀能力强,挟带沉积物多;长度长,流域面积大,冲积扇的物质来源区广。 3.[综合思维]对两冲积扇与湖水接触的扇缘处均发育完整扇形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 处于北风背风一侧,风速小;湖水波浪作用弱,对扇缘侵蚀作用小。 (2024·四川成都期中)河口三角洲是在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以波浪微弱作用为辅的流水环境下形成的地貌类型。下图为“河口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示河口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 ①河水含沙量 ②河流流速 ③湖岸线走向 ④湖面风浪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图示心滩部分发育的流水作用过程是(  ) A.河流分汊→水流越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B.河床抬高→泥沙沉积→河流分汊→水流越岸 C.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水流越岸→河流分汊 D.水流越岸→河流分汊→河床抬高→泥沙沉积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河水含沙量直接影响河口三角洲发育的物源补给,①正确;河流流速减缓有利于泥沙的沉积,②正确;湖面风浪和湖岸线的走向对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影响小,③④错误。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河口处河流流速缓慢,泥沙在河口处大量沉积,导致河床抬高,当洪水期来临时,水流因受阻,发生水流越岸,河流分汊,形成心滩。因此图示心滩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