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31723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日期:2024-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3750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期中,解析,试题,地理,考试
    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 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年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 B. C. D. 2. 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持续不断变大 D. 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空间站绕地球在绕转,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大小变化,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地球绕日公转经过了近日点,近日点公转角速度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2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在航天员驻留期间,两地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故选D。 【点睛】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 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 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 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 【4题详解】 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原始水平岩层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岩层。岩层叠置原理:下老上新。切割律又称穿插关系,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 A. 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 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C. 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 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6. 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 A. 变质作用 B. 风化作用 C. 沉积作用 D. 喷出作用 【答案】5. C 6.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由图及图例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A错误。甲为沙漠地区,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甲地因降水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C正确。甲地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形成,题目简单。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