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6973

6.1 《老子四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8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老子四章,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
  • cover
《<老子>四章》微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生平、作品及其思想观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概括各章主旨。(重点) 3、学习本文论证技巧、写作特色,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难点) 4、批判地吸收道家哲学思想,从中借鉴其立身处世的原则。(难点) [开场] “本真 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复习”,欢迎来到包建新名师工作室。今天我们复习的课题是《<老子>四章》。 [课文内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老子》语言极简又缺少语境,相对儒家思想及其作品,阅读难度较大。那么在展开课文内容的梳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老子其人、其书以及道家推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二)老子其书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行文冷静、深刻,极富辩证色彩,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之后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一共81章。 其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三)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老庄为代表,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道家“无为而治”的学说主张,对中国哲学、中国社会乃至中国人都具有深刻影响。 内容梳理 学习文言文,首先需要我们疏通文意,理解与掌握好文言基础知识和特殊句式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梳理本篇四章文意。 (一)疏通文意 第十一章: 三十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共一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埏(shān,揉和)埴(zhí,黏土)(和泥,制作陶器)以为(把……做成)器,当(在)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无”。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行走不稳,古今异义词);自见(xiàn,显露)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认为正确)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通“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做)。 翻译: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得到敬重(长久)。它们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智慧,聪明),自知者明(明达)。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宾语前置句,胜自)。知足者富,强(qiǎng,竭力,勉力)行者有志。不失其所(处所,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