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食用菌》 【课标要求】 7.5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搜集到的食用菌标本,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放大镜、镊子等工具解剖采集来的蘑菇,知道蘑菇的内部结构特点。 2.通过查阅资料等信息源,知道蘑菇的生长环境,熟悉食用菌的种类,体会食用菌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资料卡的学习,了解有关辨别有毒蘑菇的知识。 【评价任务】 1.任务一:探究蘑菇的结构特点(检测目标1) 2.任务二: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检测目标2) 3.任务三:认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检测目标2) 4.任务四:怎样辨别有毒蘑菇(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对微小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是对真菌世界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课前需准备食用菌的相关图片、资料,新鲜蘑菇,放大镜、镊子、水盆等。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观察、借助工具探究蘑菇的结构特点;接着,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再次,认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并会辨别有毒蘑菇。 3.本课学习重点是: 知道食用菌的结构特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难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结构。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任务一:探究蘑菇的结构特点(检测目标1) 一.情境聚焦 同学们,给你们猜个谜语,看看谁最先猜出。 认真听: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通过课件出示谜面)生:蘑菇。 问大家:同学们吃过蘑菇吗 它们的营养价值怎样 在进行总结后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食用菌,引出并板书课题。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课前准备情况,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游戏,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二.自主观察 1.讨论观察方案 食用菌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食用菌的特点?(观察) 讨论:该怎样观察,观察它们的哪些方面。 讨论出观察方案 2.交流观察方案 方案一:观察蘑菇的外形和结构。 板书:外形 结构 由学生讨论出方案:准备从蘑菇的软硬、颜色、长度、小伞的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指导观察方法。 方案二:观察蘑菇的种子。 你们认为蘑菇的种子在什么部位?学生猜测 假设蘑菇的种子在小伞的下面,你们准备怎样做?(用放大镜观察) 老师再给你们提一个建议:把蘑菇在一张白纸的上方轻轻地敲一敲,看看会不会落在白纸上,或者把伞盖铺在白纸上,面朝上,等一段时间后轻轻拿起,看看白纸上有没有。 3.学生观察研究。填写观察记录单 【学生依据制定的观察方案进行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名称 颜色 气味 形状 “伞”面 “伞”柄 三、交流汇报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能说出蘑菇的特征;(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1.观察蘑菇的外形和结构 小组汇报 出示蘑菇图片 小结:通过观察蘑菇我们知道了蘑菇的身体分为菌盖、菌柄两部分,菌盖下面有菌褶,菌柄里有菌丝。 2. 认识蘑菇的种子 看到蘑菇的种子了吗?(要用成熟的蘑菇) 课堂上学生看不到孢子的,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来补充,这样学生就会对蘑菇的繁殖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弥补学生找不到成熟蘑菇的遗憾。 蘑菇的种子藏在蘑菇的菌褶了。 任务二: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检测目标2) 1.你们采摘到的这些蘑菇,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在潮湿的墙角边,在腐烂的树桩边等。) 2.小组汇报。 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比如树林深处,人工的阴凉潮湿的环境。 3.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