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0280

4 让我们发现更多 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湘科版

日期:2024-11-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3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格式,科学,上册,一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积木的形状、结构对其稳度的影响,学会识别哪些积木更容易搭建出稳定且高耸的结构。 科学探究:通过动手搭建,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积木的搭建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同时,巩固分类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学会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建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分工合作,耐心细致地完成任务,勇于挑战自我,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三、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积木种类和数量。 教师准备: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同时,准备实验记录单,供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宽敞明亮,便于学生分组活动和展示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积木的形状、稳度与搭建效果的关系等。然后,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四四方方、表面平平的积木更容易搭建,那么如何将这些积木组合起来,搭建出既高又稳定的结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有谁能告诉我,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关于积木的知识? 学生A:我们学习了积木的形状,还有它们的稳度和搭建效果之间的关系。 老师:非常好,A同学记得很清楚。确实,我们了解到四四方方、表面平平的积木更容易搭建出稳定的结构。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挑战自己,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利用这些积木搭建出既高又稳定的结构,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B:是不是可以用更多的积木来堆叠,就像搭积木塔一样? 老师:B同学的思路很直接,确实堆叠是一种方法,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仅仅是堆叠可能还不够稳定。大家想想,有没有其他技巧或者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呢? 学生C:我觉得可以在底部用大块的积木做基础,这样上面放再多的积木也不容易倒。 老师:C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稳固的基础是关键!确实,一个坚固的底部可以大大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还有其他想法吗? 学生D:我还想到,可以把积木交错着放,这样它们之间就有更多的支撑点了。 老师:D同学的想法非常棒!交错搭建确实是一种增加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交错,我们可以让积木之间形成更多的相互支撑,从而构建出既高又稳定的结构。 老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接下来,就请大家分组合作,动手尝试搭建出既高又稳定的积木结构吧!记得在搭建的过程中,要相互讨论、分享你们的想法和技巧哦! (二)新课学习 探索如何搭得更高 (1)明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尝试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搭建出尽可能高的结构。 (2)讨论策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积木、如何组合积木等策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高度。 (3)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搭建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搭建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4)分享交流:搭建完成后,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搭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接下来,用这些形状各异的积木搭建出尽可能高的结构。大家有信心完成这个挑战吗? 学生A:当然,老师!我们组一定会搭得特别高! 学生B:但是,老师,要搭得高还要稳,这个有点难啊。 教师:没错,学生B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先讨论一下策略,怎么选择合适的积木,怎么组合它们,才能让我们的结构既高又稳。 学生C:我觉得我们应该先用大的积木做底座,这样上面就可以搭更多了。 学生D:对,而且我们还要选那些形状能互相卡住的积木,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倒了。 教师:非常好,你们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