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质膜———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中常用台盼蓝染色来判断细胞死活,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功能是( )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C.细胞膜可以吸收色素分子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和免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 A.磷脂 B.糖蛋白 C.脂肪 D.核酸 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倍,还能从血液中吸收碘。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4.如图表示相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水分子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一致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ATP的水解无关 D.小肠上皮细胞内外Na+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主动运输 5.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到同一细胞的a、b两种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细胞放在两种溶液中分别观察到a→b及b→a的变化,稳定时两种溶液中的细胞液浓度均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B.若将细胞放在某一外界溶液中先后观察到细胞由a→b→a的过程,该过程中两种a状态下的细胞液浓度不同 C.将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一定都能发生a→b的变化过程 D.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除了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外,还可以选用黑藻的叶或者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来进行实验 6.将人体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7.为“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某实验小组以蔗糖溶液、水等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某一状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原生质层结构,②不属于原生质层结构 B.此时,植物细胞不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C.蔗糖分子能自由透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 D.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蔗糖溶液 8.苋菜细胞中有一些红色物质,将新鲜的苋菜放在清水中清洗,清水中不会出现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在沸水中烫一烫,水中会出现红色物质。该现象体现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 9.细胞膜外表面的糖类分子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这些糖类分子(也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分子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B.糖类、蛋白质和脂质都含有C、H、O元素 C.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D.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是糖蛋白 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是半透膜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11.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 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 S2,则 S1 与 S2 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