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对比1644年的版图和1820年的版图,你能发现哪些变化?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建立统治: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将清军引入三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统治全国。 清初抗清形势图 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实现统一: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通过哪些措施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材料二:一面尊明太祖,封建其后(分封他的后人),以减少汉族的反感。圣祖(康熙)南巡,每过南京,必向明太祖陵致祭……一面表章程朱,尊崇理学(儒学),想唤起汉人尊君之心。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材料一: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元】许衡撰:《鲁斋遗书》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对西藏的管辖 对新疆的管辖 对台湾的管辖 为巩固多民族国家,清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对东北的管辖 三国 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隋朝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 郑成功 (1624年-1662年)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贵国”是?“久为贵国所踞”讲的是什么事? 荷兰。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之土地”? 东南———台湾: 3.以下史事中能说明台湾纳入中国管辖的是?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维护了祖国统一,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台湾开发和民族交融。 对郑成功的评价: 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康熙帝时期 武力统一台湾 1683年 1885年 1684年 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台湾正式建省 成为中国一个行省 西藏 西藏盛行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派别众多,以格鲁派最著名。政教合一、活佛转世制度独具特色。 “达赖喇嘛”即“德行佛学象大海一样的上师”。达赖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称谓。 三、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驻藏大臣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册封“达赖喇嘛”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1653年 1713年 1727年 1751年 设置噶厦 1793年 金瓶掣签制度 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 阅读教材P90、91,找出清廷通过哪些措施,实现了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①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顺治会见五世达赖 达赖金印 ②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班禅 金印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册封制度 三、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①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雍正) ②1751年,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乾隆) 2、设置机构 三、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3.颁布律令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乾隆) 目的 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金奔巴瓶 对西藏的管辖制度化、法律化 (1)明确了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2)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 (3)金瓶掣签制———确定大活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