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卷(四)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个小题,每题3分,计48分) 1.(2024·河北沧衡八校高二联考)汉武帝为求西域的“天马”,不惜与中亚邻国兵戎相见。宋初,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市马”,“岁仅得五千余匹”。元丰四年(1081)后,朝廷每年从与蕃部的交易中即可得到两万匹左右的马匹。这一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中原经济优势的凸显 B.宋辽和平盟约的效用 C.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 D.王安石变法的前瞻性 2.(2023·浙江钱塘联盟高二下期中)下图为“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曾由中国赐给倭国使臣,在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 该印反映出( ) A.汉朝通向日本的海上通道已经打通 B.倭国使臣回国后推动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C.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 D.日本已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本国文字 3.据史书记载,“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服”“小腰身”的回鹘装、“乌羊毛”织成的蕃帽成为长安服饰的流行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俗的胡化 B.民族交融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思想文化的多元 4.(2023·山东名校联盟高二上期中)朝贡制度在明代达到顶峰。万历《大明会典》用了整整五卷的篇幅来谈朝贡,分别是东南夷(上)、东南夷(下)、北狄、东北夷、西戎(上)、西戎(下)等。由此可见( ) A.明朝朝贡的范围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B.朝贡体现了明朝“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C.明朝的朝贡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 D.明朝朝贡的目的主要是经济文化的交往 5.(2023·太原高二上期中)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在治理西北边疆上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 ) 朝代 措施 汉朝 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唐朝 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面积和控制力度远超前代 清朝 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控制 A.消除了内陆与边疆的差异 B.体现了古代民族政策的多样性 C.旨在推动农耕经济的繁荣 D.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两国使团在尼布楚举行谈判,经过半个多月交涉,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与外国缔结的第一个正式条约。条约签订后,中俄贸易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中段边界未定,影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雍正时双方重开边界谈判,于雍正五年(1727)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此后中俄中段边境也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宁局面。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清朝( ) A.开始放弃朝贡贸易政策 B.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C.正逐步地走向对外开放 D.具备了近代国际法意识 7.(2023·宁波金兰教育高二上期中)下表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 关键词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领土、主权、完整 45 63 21 21 7 206 194 132 干涉内政 7 10 18 15 8 122 154 127 A.大国外交理念形成 B.外交政策趋于成熟 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 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8.(2024·承德高二联考)读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 A.开始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B.外交政策发生改变 C.坚持发展对外开放的政策 D.逐渐脱离冷战轨道 9.(2024·赣州高二联考)下图所示是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部分法律法规。这可用于说明( ) 1949年9月,《共同纲领》阐明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2年8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5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步 B.民族政策随时代变化而改变 C.民族区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