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6740

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案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37522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河流,地貌
  • cover
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教学目标】 1.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描述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区域认知) 2.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说明冲积扇和三角洲位置、形态和成因的差异。(综合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验识别某种河流地貌,并运用所学知识辨别长江流域典型的河流地貌。(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 4.与同学讨论不同河段河流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流水作用的类型、特点。 2.澜沧江—湄公河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类型、特点及形成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印发学案、准备实验用品。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澜沧江—湄公河简介 观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视频资料,了解该流域的基本地理特征。 老师:澜沧江—湄公河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哪些河流地貌类型?这些河流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课前已经利用学案进行了预习。我们来看一下预习效果。 【自主学习反馈】———点评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学案内容)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概况 发源于_____山,在我国境内称为___ ___江,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流出国境后称_____河,流经_____ 、老挝、泰国、柬埔寨和_____等国,最后注入_____海。 全长4909千米,是亚洲第三长河。(视频中提到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第四长河,这个排名有争议。) 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河流地貌 位置(图2中) 地貌景观 成因 景观特点 源头处 流经青藏 高原(A) _____河谷 地形_____,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_____ 图3:地形平坦开阔,河谷 而 ; 上游 流经山区、高原、高地 (B) ____形峡谷 落差____、水流____,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_____ 图4:山高谷深,江面狭窄,谷深超过江面宽度(河床 而 ) 出山口 支流汇入处 (C) _____ 河水摆脱了_____约束,泥沙_____ 图5:平面上大致呈 形,冲积扇中部有一条河流穿过; 中下游 流经丘陵盆地区域 (D) ___ ___ 地形坡度较____,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_____,水流以侧向的_____为主,河道变得_____(____岸侵蚀,____岸堆积) 图6:河道呈“S”形; 周围农田的排列也有弯曲, 主要与曲流发展和演化有关。 _____ 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_____, 留下废弃的_____ 图6:形似“ ” 流经平原 (E) _____ 地势_____,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_____ 图7:地形平坦开阔,自然差异较小; 河口段 入海口处 (F) _____ 流速_____,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_____ 图8:平面上呈 ,前缘呈弧形;(河床宽而浅) 河网 ,有很多 。 学生学案展示: 老师点评: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了流水作用包括: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等。也基本了解了河流不同河段出现的主要流水地貌及其主要流水作用。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V型峡谷的主要形态描述不规范 三角洲的形态 三角洲上河流有很多分汊,该怎么理解?分汊与河流支流的区别。 (学案内容)三、澜沧江-湄公河不同河段河流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河流地貌 主要流水作用 自然条件优势 对人类的影响 上游 河段 “V”型谷 开发水能,发展水电 出山口 冲积扇 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下游 河段 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农业发达,是东南亚的鱼米之乡 河口 【知识拓展】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可以总结如下: 学生学案展示: 点评: 理解有误,有些同学“主要流水作用”这一栏写成了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主要流水作用的表达不够规范,不少学生只写“侵蚀作用/堆积作用”,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