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9012

【考点大通关】(2024新教材.冀少版)1.1 细胞 单元复习学案 (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3078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少版,习学,单元,细胞,考点,教材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考点梳理】 【考点解析】 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示意图(图1) 图1 目镜和物镜的比较 _____:没有螺纹,越长倍数越小 _____:有螺纹,越长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_____放大的倍数X_____放大的倍数 显微镜的调节部分 调焦距: _____:大范围升降镜筒 _____:小范围升降镜筒,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光线强弱的调整 光线较暗时:转动遮光器选用_____光圈;或转动反光镜使用_____镜; 光线较亮时:转动遮光器选用较_____光圈;或转动反光镜使用_____镜。 倍数大小的调整:直接更换目镜或转动转换器,选用不同倍数的物镜。 【例题1】(2024七上·岚山期末)下图是一台显微镜的四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①和④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取镜和安放→_____→安放装片→_____→观察→收放 显微镜操作的注意事项 取镜和安放时,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_____厘米处。 对光时,使用的是_____倍物镜。 调整焦距时,要从侧面看_____,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载玻片为止,这样就可以避免玻片标本与物镜发生碰撞。然后转动_____,使物像更清晰。 擦拭镜头时,需要使用_____。 成像问题:_____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即标本旋转180°后所成的像(如玻片标本是字母“d”,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 移片问题:物像偏向哪边就向那边移动(_____移动法)。 光线通过的路径:反光镜→_____→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低倍转高倍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变_____,数量变_____,视野变_____,这时可以调节使用更大光圈或转动反光镜使用_____镜。 观察材料必须是_____,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污点只可能在_____、_____或玻片标本上,转动谁发现污点移动,污点就在谁身上。 【例题2】(2024·广西模拟)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①可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转动②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找到了物像但不够清晰可以适当调节③ D.光线暗时可用④的平面镜对光 多细胞生物:像人、玉米这样由_____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我们常见的植物、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概念:像草履虫这样,个体微小,由_____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特点:构成单细胞生物的这个细胞能够完成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 与人类的关系:是鱼虾贝类的_____;草履虫有一定的_____作用;作为分解者,为植物生长提供_____;有些单细胞生物会引发_____;如果大量繁殖会造成_____或水华。 探究草履虫的趋性 ①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有怎样的反应? ②做出假设:_____ ③设计实验 ④完成实验 (图2) 图2 ⑤得出结论:草履虫会逃避盐的刺激。 ⑥表达交流: a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_____→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_____→表达交流 b科学探究的设计原则: _____原则:有且只有一个不同(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_____原则:对照组(正常状态的组);实验组(施以变量处理的组)。 _____原则: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选取多个实验变量(数量));减小实验的误差(增加实验次数,取平均值)。 【例题3】(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B.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甲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