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章末检测试卷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排放的尾气中的重金属会在周围环境逐渐累积。研究表明,受气候和微地形的影响,吉林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季节差异。下表示意吉林省京哈高速公路某监测区域不同样带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据此完成1~2题。 样带距高 速公路的 距离(m) 公路南侧 公路北侧 海拔 (m) 污染等级 海拔 (m) 污染等级 5月 8月 5月 8月 5 177 警戒线 警戒线 177 警戒线 警戒线 20 174 警戒线 警戒线 178 警戒线 安全 100 173 警戒线 警戒线 178 警戒线 安全 200 177 安全 安全 177 警戒线 安全 1 600 165 安全 安全 187 安全 安全 结合材料及表中信息分析可知,距高速公路越远的地方,受汽车尾气影响越小,污染程度越低,B正确,A错误; 公路南北两侧污染都有高有低,C错误; 表中显示的是5月和8月的情况,秋冬季材料未体现,D 错误。 1.该监测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A.从北向南逐渐增加 B.由公路向两侧减弱 C.公路南侧高于北侧 D.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结合“受气候和微地形的影响,吉林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季节差异”和表中信息可知,该区域8月公路北侧污染程度明显低于公路南侧,污染更小。8月降水较多,而距高速公路相同距离,北侧比南侧海拔略高,北侧地表径流顺势流向南侧,使得北侧污染减轻,D正确; 8月盛行风为偏南风,理论上会使北侧污染更严重,与实际情况不符,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吉林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季节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B错误; 高速公路两侧降水差异不大,C错误。 2.影响该区域公路北侧8月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植被覆盖 C.降水多少 D.地表径流 √ (2024·河北承德期末)2005年11月,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位于下游的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如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污水流经哈尔滨市之后,松花江的污染程度减轻的原因是 A.气温越来越低 B.流速越来越快 C.河流水量较大 D.植株越来越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气温越来越低不利于减轻水污染,A错误; 松花江在哈尔滨市上下游地势差异不大,且越往下游流速越慢,不利于减轻水污染,B错误; 松花江流经哈尔滨后的河段属于河流的中下游,有多条支流汇入,水量较大,利于污染物稀释,C正确; 植被密度差异不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北承德期末)2005年11月,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位于下游的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如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4.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有 ①引发国际争端 ②威胁生态环境安全 ③威胁沿岸居民的健康 ④使松花江改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