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仕归隐的宣言书。文章绝大部分篇幅描写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背景,探究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感受古代散文的真情和理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感受古代散文的真情和理趣。 教学过程 情境任务:陶渊明的朋友圈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当时,郡里一位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展示陶渊明的朋友圈 师: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朋友圈发布了“辞官宣言”,并晒出几张归隐田园的生活照。 朋友们在评论区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找到答案,并帮他回复。 任务一:知人论世 1.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称“五柳先生”,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此后的22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却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终年62岁。 解题 读准字音 诵读文本,播放朗读视频 任务二:精读序言,初识作者思想 1.陶渊明既然选择“归去”,当初又为何要出仕? 2.请你从小序中找出辞官原因,帮陶渊明回复。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根本原因)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任务三:细读正文,体会作者情感 1.归程图 归程图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归程图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遥遥”和“飘飘”两个叠词,表现出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 “问征夫”(欲知归途尚有多远)、“恨晨光”(时间为何过得如此之慢)的行为心理,尤其一个“恨”字,归心似箭,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归舍图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描写了热闹喜悦的归家画面;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描写了闲适怡然的居家生活。 3.归园图 第二段中松菊和孤松有何深刻内涵? 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松菊犹存”喻指诗人自己高洁品格仍在,未被世俗所染。“抚孤松而盘桓”作者借孤松以咏怀,表现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归园图中,作者的心情怎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拟人,把云和鸟人格化,用“无心”形容流云,用“知还”形容倦鸟。以云的无心出山,象征自己的无意求富贵而出来做官,说明出仕是无心的,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借鸟的倦飞还巢,象征自己的急于辞官归田,含蓄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归田图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的生活如何?快乐吗?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