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96591

第十三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 同步练(教师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13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三,九年级,五四,科版,物理,学年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电阻的串联 1.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 ( ) A.减小了导体长度   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D.增大了导体长度 2.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后的电阻是18 Ω,则每一个的电阻为 Ω。 3.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 A 50 Ω”的字样。当它与一个阻值为30 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 ( ) A.30~80 Ω B.0~80 Ω C.0~50 Ω D.0~30 Ω 考点二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 ) A.5 Ω  B.10 Ω  C.15 Ω  D.25 Ω 5.有两个电阻R1=30 Ω,R2=50 Ω,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总电阻是 ,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 6.(2022·青岛期中)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6 V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4 A,这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多少欧姆 现要将该小灯泡接入8 V的电源上,为使其能够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少欧姆的电阻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R1=80 Ω,R2=40 Ω,闭合开关。求: (1)电路的总电阻。 (2)通过R1的电流。 (3)电压表的示数。 易错点 不会应用等效替代法研究串联电阻 8.判断一个电阻是否能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主要看 ( ) A.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B.电路两端电压是否相等 C.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D.在导体横截面积都相等时,导体的长度是否相同 【B层 能力提升】 9. (2022·龙东地区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 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 ) A.1∶2  B.2∶1  C.1∶3  D.3∶1 10.(2022·东营质检)两个灯泡,分别标有“3 V 0.5 A”和“6 V 0.3 A”字样。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 A,最大电源电压为 V。 11.(2022·泰安期中)小强在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后,用铅笔芯代替电阻线制作了一盏实验台灯。如图所示是台灯的原理图,AB表示铅笔芯,P是滑片,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S后,把滑片P移到A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把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小灯泡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求: (1)小灯泡的电阻; (2)铅笔芯的最大阻值。 【C层 创新培优】 12.(2022·滨州中考)如图甲、乙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的测试示意图、简化原理图。在测试中,测试的同学向前推动测试仪的滑块实际上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用来反映被测试者的成绩。电源电压恒为6 V,电压表量程0~3 V,电流表量程0~0.6 A,滑动变阻器R1标有“15 Ω 1 A”,滑片P每移动1 cm,R1的电阻变化0.5 Ω,定值电阻R2=20 Ω。求: (1)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2)某同学测试时,从最左端推动滑片P向右移动20 cm,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3)若既能保证电路各元件的安全,又能使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则选取R2时,其阻值不能小于多少 点思路:(1)准确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 (2)综合考虑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关系,即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大两端电压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电阻的串联 1.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 (D) A.减小了导体长度   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D.增大了导体长度 2.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后的电阻是18 Ω,则每一个的电阻为 9 Ω。 3.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 A 50 Ω”的字样。当它与一个阻值为30 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整个电路总电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