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 物质。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part 01 水的分解 水在直流电下的作用 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只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装置及现象 实验装置及现象 水在直流电下的作用 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产生气泡少, 液面下降慢 产生气泡多, 液面下降快 左右两级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实验时为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结论 水在直流电下的作用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③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 H20 ) ( H2 ) ( 02 ) (反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特别提醒: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实验开始阶段,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但最终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通电 物质的构成分析 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解释 水 氢气 氧气 分子构成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原子构成 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分子模型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解释 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分解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或者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从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规律 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解释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改变,原子没有改变。 2.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中新的分子。 3.从微观上讲: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4.水电解后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但不能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5.水电解的反应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part 02 水的合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水的合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水的合成 冷而干燥的烧杯 现象 结论 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水雾 生成水 用手轻触烧杯,烧杯发烫 放出热量 实验分析:纯净的氢气点燃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为氢气在尖嘴玻璃管口与氧气接触少,反应连续发生,所以安静地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水的合成 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水 ( H2 ) ( 02 ) ( H20 ) 点燃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点燃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水的合成 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方法如下: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将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现象和结论: 尖锐的爆鸣声,氢气不纯;声音很小,氢气较纯。 课堂小结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C.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2.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的能量 B.水分子的原子组成 C.水分子的空间结构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D 3. 将水注入水电解器装置中,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管中产生气体和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关系为 ;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打开活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