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304960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196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第三
,
49张
,
教学课件
,
诵读
,
古诗词
,
课外
(
课件网
) 课外古诗词诵读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24修订)教学课件★★ 诗词课题总览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作者名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 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 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 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诗词解读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月光。 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今夜。 出发。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诗词翻译 峨眉山头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思念你却难相见,只有顺流而下去往渝州。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赏析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巧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任凭江水怎样流, 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的连用,造成空间迅速流转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不着痕迹地表达着离愁别绪。诗境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 之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发媒介。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了即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考题演练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的迅速转换之感,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一幅千里行旅行图,又让人感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第二句诗人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作者名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等,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东)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 诗词解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经常。 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里指湖南一带。 春末。 指李龟年。 诗词翻译 当年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24)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期中测试卷 语文(含答案)(2025-04-24)
统编版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25)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骆驼祥子》(学案含答案)(2025-04-24)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