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11053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79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
  • cover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1.2,练习七第1.2.3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运用前,已经初步学习掌握了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知识;学生在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生活问题的探究活动,这些都为学习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及加法运算律的综合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能合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及灵活应用运算律解决相应问题。 3.在探究加法运算律过程中通过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合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答题纸、音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下面请同学们来填一填。出示课堂活动和练习七的第一题。 2.学生填空。 (1)1825=( )+18 560+375=375+( ) ( )+107=107+96 87+( )=126+87 (2)320+180=( )+320 150+( )=478+150 375+548+125=375+( )+548 360+( )+108=360+〔92+( )〕 295+132+68=295+〔( )+(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复习巩固加法运算律。 3.提问:在第二题中,请同学们分一分类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学生:第1、2和3个式子为一类,是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填写的。后面两个式子为一类,是根据加法结合律(a+b)+c=a+(b+c)填写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4.教师: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你认为加法运算律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怎样用定律、性质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问题(运算律的好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面活动探究奠定基础。 二、解决问题 (一).活动一。 1.教师: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下面先听听小丽调查的内容。播放画面及小丽的画外音。“我调查了全年级为残疾儿童捐款的情况,一班捐了113元,二班捐了96元,三班捐了87,元出示教学例3。 2.同学讨论。 教师:那么总共捐助了多少元呢? 教师:该怎样计算呢?请每一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尝试着算一算,看那一组的方法又快又多。 3.小组相互交流算法并汇总。 4.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养成相互协作的习惯;锻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指明小组成员汇报交流。 小组1:(展示算式113+96+87)我先算一班和二班共捐款多少元:113+96=209(元),再算三个班共捐多少元:209+87=296(元)。 小组2:(展示算式113+87+96)我先算一班和三班共捐款多少元:113+87=200(元),再算三个班共捐款多少元:200+96=296(元)。 小组3:113+96+87=96+(113+87)。…… 教师:听了同学的汇报,你的算法和他们一样吗?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单一点呢? 学生:我认为后面两种算法好。因为113加87的和能凑整,把它们先加,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教师:为什么把113+96+87变成113+87+96或96+(113+87)?用到了加法的什么定律?(板书) 学生:交换加数的位置用的是加法交换律,把113和87先加,用的是加法结合律。 5.教师小结:我们在一些计算中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境呈现信息引出问题后,学生自发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教师引导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为活动二做好铺垫。 (二)活动二 1.完成课堂活动2:找出能用加法运算律的式子并计算。 93+(107+59) 39+(146+18) 234+121+48 82+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