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17258

15.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02

日期:2025-04-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35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上册,科学,六年级,教版,人教
  • cover
人教鄂教版 六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单元 14.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设计 单元 《自然资源》 课题 15.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及要求 11.1 自然资源 5-6年级 ②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垃圾分类为例,通过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树立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 11.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6年级 ④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一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资源,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科学思维 通过模拟矿产开采、案例分析、问题调查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探究实践 在案例分析中,乐于沟通交流,能综合不同成员的意见,形成对资源开发利弊的观点。 态度责任 树立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说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举措。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通过模拟矿产开采、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辩证的看待自然资源开发的利与弊。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模拟采矿活动的材料(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吸管、小勺),调查表。 学生: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观察和聚焦问题:铁矿石可以永远地开采下去吗?(预设5分钟) 1.图片、视频导入 教师展示开采铁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铁矿石开采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问题:钢铁是一种重要的材料。钢铁是通过对铁矿石的提炼和铸造而成的。铁矿石可以永远地开采下去吗?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和交流。 谈话:像铁矿石这样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怎样合理开发和利用它们呢? 通过以上谈话中的问题引出本课的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 本环节以铁矿石为例,提出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也可以用铜矿、煤矿等开采现场的图片或视频,了解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科学实践活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20分钟) 模拟采矿活动。 谈话:矿产开采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下面我们来模拟采矿活动,观察并体会矿产开采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布置矿产开采的场景和准备相关的材料,并向学生说明不同的材料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学生开展模拟采矿活动。 模拟采矿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学生谈谈“地表”“开采层”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最后结合模拟采矿活动,让学生总结矿产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讨论自然资源开发的利与弊。 谈话:通过刚才的模拟活动,我们体验了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开发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哪些利与弊? 围绕不同自然资源(如开垦荒山、砍伐树木、海上开采石油、草原放牧等)的开发和利用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并填写记录单。 学生交流汇报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利与弊。汇报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调查周围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状况。 3.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谈话:空气、水、野生动植物等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如果这些自然资源受到了破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教师出示一些自然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