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教学设计 | 美术学科 《赏服饰知礼仪》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 《赏服饰知礼仪》 教材版本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课 教学目标学习要求 1.审美感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与基本形制和特点,感受中华传统服饰的魅力。2.艺术表现:学习中华传统礼仪,感受不同场合下不同的着装和礼仪要求。3.创意实践:感受中华传统服装的之美与礼仪之韵,感知中国人的礼仪规范,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并设计制作一款服装作品。 教学难点 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感知中国人的礼仪规范。 教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学练结合法 教学亮点 1.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游戏互动环节,模仿古人礼仪,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古人礼仪之美,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预设时间) 教师活动(包含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训练等)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2min) 一、视频激趣,创设情境播放微视频《极致的中式美学》,让学生了解我们华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为服饰之魂,服饰为礼仪之体,中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不断演变,发展出中国独特的衣冠礼仪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传统服饰与礼仪。板书课题《赏服饰知礼仪》。 观看视频,了解我们华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感受自己的服饰文化与礼仪。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中华服饰礼仪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中华传统服饰1.通过微课视频,展示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请同学们说出各个朝代的服饰有何特点与不同,初步了解中国服饰的历史。2.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大体分为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衣裳制:目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上身着衣,下身穿裳,便于生活劳作适用性很强,是中国传统服饰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颜色上要求“衣正色,裳间色”,又对应“天玄地黄”的自然观、人文观。深衣制:将衣裳分开裁剪再缝合,即上下连属,形成一个整体,包括直裾、曲裾、长衫等。大气儒雅、中正肃穆,体现出“天地人合一”的观念。袍服制:通身直裁,并无缝合处。圆领袍、衫、直裰、道袍、褙子、比鹤敞、飞鱼服等都属于这类形制。 积极回答教师问题。了解中华各个朝代的服饰历史。认真聆听,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学习衣裳制的基本知识,能辨别并了解其含义特点。学习深衣制的基本知识,能辨别并了解其含义特点。学习袍服制的基本知识,能辨别并了解其含义特点。 进一步了解中华服饰,为后续的课堂任务作铺垫。激发学生对中华服饰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服饰知识与审美能力。感受古人的高尚审美,深入了解中华服饰之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课堂发展(15min) 三、走进中华传统礼仪1.中华传统的基本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和礼仪要求(1)揖礼:揖礼起源于周代以前,约有三千年历史。把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两掌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以示尊重。(2)拱手礼:拱手礼又称“捧手礼”,无高低贵贱、大夫庶民之分,是一种形同现代人之间握手一样的常礼。行礼时:男子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左手在内,右手在外。(3)叉手礼:叉手礼始于西晋。男女老幼都可行使,由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礼,以示尊敬。行礼时两手放于胸前,右手拇指上翘左手在右手上,握紧右手大拇指的同时,人小指指向右手腕。(4)万福礼:万福礼又叫女子相见礼,寓意祈福安康,动作也是十分的典雅含蓄,是女子特有的礼仪之一。 2.演一演、画一画(1)学生活动环节。请学生模仿刚刚学习的古代礼仪,同学们进行问候,感受古人礼仪之美。(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