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27281

素养目标 4.2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2024-2025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683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素养,目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 cover
4.2 质量守恒定律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内涵。 2.科学思维: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能对不同的观点和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能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感悟科学家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理解及应用。 2.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炼丹家,曾在南海丹灶镇一带结灶炼丹。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葛洪之妻鲍姑用铁勺装“曾青”(硫酸铜),几天后,葛洪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铁勺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勺”,葛洪的徒弟高兴地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葛洪把“金勺”放在火上烘烤,“金勺”变成了黑色。 思考:点石是否能成金? 合作探究 探究点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 形成假设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与实施 探究实验一 双氧水分解 实验步骤与装置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4-1]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另插入一支注射器的针头使瓶内与大气相通。实验时,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天平示数变小 m1>m2 [实验4-2]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注射器活塞向上移动,天平示数不变 m1=m2 课堂讨论 这两个实验发生的是同一个反应,为什么【实验4-1】的电子天平示数减小,而【实验4-2】的示数不变呢? 探究实验二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步骤与装置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4-3]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5mL硫酸铜溶液,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另插入一支注射器的针头使瓶内与大气相通。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天平示数不变 m1=m2 [实验4-4]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5mL硫酸铜溶液,将一支量程为5mL的装有3mL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推压注射器活塞至1mL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天平示数不变 m1=m2 归纳总结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提出问题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呢? 讨论交流 试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 归纳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 讨论与交流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提出问题 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实验探究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天平示数变大。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氧化镁Mg O2 MgO 实验结论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m(Mg) < 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