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力界限 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科学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权利的法定界限,明确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树立依法承担责任意识 公共参与: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 【核心要点提炼】 1.一个关系:相邻关系。 2.两个限制:名誉权、著作权。 3.四个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 4.三个举措: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01 民事权利有限制 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案例中云某对商品质量及经营者服务的评价仅是个人对商品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损害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探究与分享P35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1.权利界限 注意: 界限: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例1:2020年5月9日,小王准备从高风险地区返校复课,同学们了解情况后,要求他依法先隔离14天,然后再返校。他在微信上与同学交流时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才不要隔离呢!”你可以这样规劝小王( ) A.虽然是依法隔离,但这确实损害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B.公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不放弃权利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C.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权力是有界限的 D.公民在行使自身权利时,不需要考虑他人的合法权利 C 例2:甲因家中失火,在情急之中,甲将乙晒在外面的被子泡湿,披在身上抢救家中物品。后来,乙以该被子是其结婚纪念物为由向甲索赔1万元。乙的行为( ) A.是合法的,财产权被侵犯理应索赔 B.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的 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维护财产权而滥用权利 D.是不合法的,甲因紧急避险占用他人财产不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要明确乙的财产权被侵害,有权提出赔偿。乙行使合法权利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索赔1万元”是滥用财产权的表现。排除判断错误的A、B,再排除判断正确但依据错误的D。故选C。 C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2.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⑴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能力提升】某报社发表多篇文章,如《矿泉壶的“神力”有待商榷》《当心矿泉壶的副作用》《矿泉壶也有害》等,称有关研究表明,矿泉壶的矿化、磁化、灭菌装置有害,提醒消费者“慎用”“当心”,并对几家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广告提出批评。被点名批评的企业向法院起诉,认为报社的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 报社是否侵犯了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名誉权?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捏造、歪曲事实;②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③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此案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