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9762

第1课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9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单元 认识常见的物体 第1课 观察物体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常见的物体”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文具的特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和描述,为学习第2课“物体的分类”作方法和技能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身边的各种物体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都是他们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但是学生的观察方法可能比较随意、没有一定的顺序;描述的物体特征可能也比较片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三、教学策略: 一年级学生对于身边的物体都感兴趣,因此本课可以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交流互动来加强学生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创设情境:利用任务情境,给学生提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观察文具的兴趣。 2.融入游戏:可以采用“你说我猜”“盲人摸物”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观察和表达兴趣,锻炼学生观察与描述的能力。 3.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自主探索、讨论、分组交流发现常见文具的外部特征。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活动,知道物体的外部特征包括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不同的物品,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 3.探究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并能对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 4.态度责任:乐于参与观察活动,能如实记录和表述观察到的信息。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物体的外部特征包括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不同的物体,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 六、教学准备 常见文具的图片或实物、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展示文具的图片(或实物)。 2.问题:你喜欢哪个文具?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活动1: 1.问题与想法1:你喜欢的文具有什么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 (1)讨论:从哪些方面描述文具。 (2)预测交流:可以从文具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描述。 2.探索与实践① (1)交流:向同桌介绍一种文具的特征。 (2)出示例子:我介绍的文具是 ,它的颜色是 ,形状是 ,制作材料是 ,用途是 …… (3)汇报:小组交流观察方法和发现的文具特征。 (4)活动:观察文具,根据物体的特征完成课本第3页放的连线。 (5)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3.讨论与发现① (1)讨论: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文具的特征? (2)汇报小结:我们可以从物体的形状、颜色、表面粗糙程度、材料、功能等方面来描述文具的特征。 三、活动2 1.问题与想法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1)小组交流:怎么用比较的方法来描述? (2)预测交流:我们可以用比较长短、轻重、软硬等方式来发现物体的特征。 2.探究与实践② (1)任务:在教室中选择两个物品,放在一起比较,说说它们那个轻,哪个重。 (2)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掂一掂、按一按、量一量等方式比较物体,并做好记录。 注意:不要把文具放入嘴里。 (3)汇报:说出物体的特征。 3.讨论与发现② (1)讨论:在活动中你是怎样比较两个物体的特征的?有什么发现? (2)汇报:比较物体轻重、软硬、长短的方法。 (3)小结:掂一掂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按一按可以比较物体的软硬、量一量可以比较物体的长短。 四、思考与练习 1.练习:游戏“我说你猜”,一位同学描述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