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3903

6.3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0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欣赏,光下,凤尾,教案,人教,2012
  • cover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富有中国特色的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意境优雅,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歌曲以凤尾竹为主题,描绘了月光下凤尾竹婆娑摇曳的美丽景象,充满诗意和韵味。 从音乐角度来看,这首歌曲采用了八六拍,节奏舒缓而富有韵律感。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特色。歌曲结构简单,主要由两个乐句组成,便于学生掌握。同时,歌词中的意象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并能够模仿演唱较为复杂的旋律。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富有意境的音乐也有一定的感受能力。 然而,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1.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美感认识不足。 2. 在演唱带有抒情性质的歌曲时,可能缺乏适当的情感表达。 3. 对歌曲所描绘的意境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4. 在进行创造性的音乐表现时,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 体会月光下凤尾竹摇曳的美好意境。 2. 艺术表现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会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 创意实践 尝试创造性地设计与歌曲意境相符的肢体动作。 探索不同的演唱方式,如独唱、对唱、齐唱等。 4. 文化理解 了解凤尾竹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如五声音阶的运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用柔美的声音演唱。 理解并表现歌曲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 教学难点: 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和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抒情性。 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美感。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月光下凤尾竹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方法和动作表现。 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索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学习。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音频设备:音响 教具:凤尾竹图片或实物、月光场景图片 乐器:钢琴或电子琴(用于伴奏) 节奏卡片:用于节奏训练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美丽的歌曲。(展示凤尾竹和月光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竹子、月亮、晚上等。 师:很好!这些图片展示的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谁知道什么是凤尾竹吗? 生:(可能的回答)一种竹子,叶子像凤凰的尾巴。 师:没错!凤尾竹是一种很特别的竹子,它的叶子细长优美,像凤凰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8分钟) 1. 初听歌曲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首歌曲。想象一下月光下凤尾竹摇曳的样子。(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音乐结束后)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可能的回答)很优美、很安静、像在画画等。 2. 节奏感知 师:这首歌的节奏很特别,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请跟我一起拍手。(示范歌曲的基本节奏) 全体:(跟随教师拍打节奏) (二)探究(10分钟) 1. 歌词学习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展示歌词)这首歌主要描述了什么? 生:描述了月光下凤尾竹的样子。 师:没错。我们一起朗读歌词,感受一下歌词的意境。(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2. 旋律学习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歌曲的旋律。我们先学第一句。(示范演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