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9621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538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格式,人教
  • cover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所在单位 模块 选择性必修1 联系电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3.1河谷的演变 课型 新授课口 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于 地表形态的关系”。 首先,“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地表形态(地貌),而影 响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内力和外力作用,就本节课而言,关注的重点应该在外 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上。该条标准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水平层次。“结合 实例”是这一标准的行为条件。因此,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学过程中应以案例 教学为主,重在对某几种地表形态变的原因分析(在本节中即为河流地貌),而不必对各 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地貌做全面系统的介绍。 其次,“标准”关注对象是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属于人文地理方面内容。结 合本节知识来看,就是对河流地貌有一个深入认识,了解其地理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全面 系统的掌握知识。该条标准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属于了解水平层次,但值得一提的 是,该处“举例”应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的举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发 散性思维以及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的指导。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本章的最后一节,以河流地貌为案例主要阐述外力作用地表形态的影响。 对本课时主要包括河谷的发育、冲积平原的形成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三部分弄。 “河谷的演变”从河谷的形态入手,从时间维度介绍流水作用对河谷形态的塑造,侵蚀方式 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塑造的河谷有“V”形谷和槽形谷;“冲积平原的形成”则是从空 间维度介绍流水对河流地貌的塑造,包括冲积扇、河漫滩和河口三角洲;“河流地貌对聚 1 落分布的影响”一是介绍河流对聚落发展的影响,而是介绍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既包 括河流对不同河段的聚落分布、规模和形态的影响,也包括具体的位置的影响。因此本节 内容不仅要落实客车标准中“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要落实“人 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这一要求。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选择地理为高考科目的高二学生。高二学生已在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一节 的学习中掌握了河流不同发育阶段的河谷形态特征,能够描述不同河流地貌的景观特点。 也在本章前两节中掌握了外力作用的类型及塑造地表形态的基本过程;也具备一定的地理 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但是描述和阐释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的能力还不足,因此,在教学 中需利用动画、图片等进行引导。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难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说明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学习难点:河流的发育过程。(凹岸和凸岸、牛轭湖的形成) 5. 目标确定 1.通过模拟实验及相关资料,说明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表形态特点。 2.通过卫星图像等资料,识别常见的河流地貌形态。 3.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并结合生活经验,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对聚落布局的有利条件 和不利条件;树立聚落与自然环境正确的人地观。 6.学习评价设计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问、课堂讨论等, 以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 观点表达等,以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随堂测试:设计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测试学生 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思考深度、分析能力 等,以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地理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