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52341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898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七年级,考卷,次月,第一,历史
  • cover
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七 年 级 历 史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A. 烧制陶器 B. 种植水稻 C. 建造房屋 D. 制作乐器 2. 如图是甲骨文中的“史”字:“一个人手里拿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两只脚叉开站着”, 指负责记录事情的人。“史”字的造字方法是 A. 象形 B. 指事 C. 形声 D. 假借 3.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备 田 (田地);(“耒”的象形。未: 翻土工具) A. 劳动生产 B. 分封制度 C. 兼并战争 D. 祭祀礼仪 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处我国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考古学者复原了聚落房屋,如图。其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半坡人 C. 山顶洞人 D. 炎黄部落 5. 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 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 A. 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 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 过着农耕定居生活 D. 依靠食物采集为生 6. 按照西周的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竟问“鼎之小大轻重”, 挑战周王权威。该事件反映了 A. 王室衰微 B. 尊王攘夷 C. 分封建国 D. 诸侯争霸 7.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 )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 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 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 学而不厌 B. 因材施教 C. 温故知新 D. 不耻下问 8. 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这阐述的是分封制的 A. 背景 B. 对象 C. 确立 D. 作用 9. 他们“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A. 炎帝和黄帝 B. 黄帝和尧 C. 炎帝和蚩尤 D. 舜和禹 10.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A. 以采集狩猎为生 B. 已经会人工取火 C. 开始种植农作物 D. 会使用磨制石器 11.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 以用来研究 A. 夏朝文明 B. 商朝文明 C. 西周文明 D. 东周文明 12. 春秋时期,郑庄公任周平王卿士,两人互不信任,交换儿子作为人质,史称“周郑交 质”。这说明 A. 分封制稳定了政局 B. 诸侯国间征伐兴起 C. 天子权威得到维护 D. 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13.表中历史人物的论述反映了商鞅变法 人物 论述 韩非子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李斯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 王充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A.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 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 增强了秦国的国力 14.如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诸侯 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 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 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 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 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 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5.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 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