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3722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4.2 欣赏 鸭子拌嘴(片段) 教案

日期:2025-10-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0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欣赏
  • cover
欣赏《鸭子拌嘴(片段)》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本课《鸭子拌嘴(片段)》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这是一首生动有趣的描绘性音乐作品,通过巧妙的音乐手法模仿了鸭子拌嘴的场景。该作品节奏鲜明,音色丰富,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欣赏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年龄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模仿和表演。在音乐方面,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聆听能力,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但对音乐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大多数学生喜欢有趣、生动的音乐,特别是与动物或自然有关的作品。然而,他们可能还缺乏耐心去仔细聆听音乐的细节,需要教师的引导来深入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能够感受《鸭子拌嘴》音乐的有趣性和生动性。 能够识别音乐中模仿鸭子叫声的不同音色。 2. 艺术表现 能够用简单的声音或动作表现音乐中鸭子拌嘴的场景。 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 3. 创意实践 能够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鸭子拌嘴的场景。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如绘画、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4. 文化理解 了解音乐可以描绘生活中的场景和动物的特点。 认识到音乐是表达情感和描绘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描绘性和趣味性。 理解音乐如何通过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来模仿鸭子的叫声。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细节,如不同乐器的音色变化。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现实场景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引导聆听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聆听音乐。 3.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听音感受,培养表达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模仿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5. 创造性教学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七、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2. 《鸭子拌嘴》音频文件 3. 鸭子图片或视频素材 4.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小鼓等) 5. 绘画工具(彩笔、纸张)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播放鸭子叫声) 生:(听后)是鸭子的叫声! 师:没错!大家真棒。(展示鸭子图片)看,这就是鸭子。谁能告诉我,鸭子有什么特点呢? 生1:鸭子有扁扁的嘴巴。 生2:鸭子会游泳,脚上有蹼。 师:说得很好。那如果鸭子们吵架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3:可能会互相追着叫。 生4:它们的嘴巴会一张一合,发出"嘎嘎"的声音。 师:大家想象力真丰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描写鸭子吵架的音乐,它的名字叫《鸭子拌嘴》。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10分钟)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段音乐。(播放《鸭子拌嘴》片段) (音乐结束后)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音乐很热闹,好像真的有鸭子在吵架。 生2:我听到了很多"嘎嘎"的声音,像鸭子在叫。 师:非常好!这首音乐确实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场景。现在,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注意听,音乐中有哪些乐器在模仿鸭子的叫声? (二)探究(10分钟) (再次播放音乐) 师:刚才的音乐中,你们听出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生3:我听到了小号的声音,像鸭子在叫。 生4:还有长笛,发出了尖尖的声音。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作曲家用了小号和长笛来模仿鸭子的叫声。小号的声音浑厚,像大鸭子;长笛的声音尖细,像小鸭子。那么,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呢? 生5:节奏很快,像鸭子在追来追去。 师:没错!快速的节奏让我们感觉鸭子们在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