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5160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634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融合,解析,答案,练习,同步,民族
  • cover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大多骁勇善战,同时也很重视儒生、爱好儒学。比如汉政权创立者匈奴族人刘渊,自幼就在洛阳太学学习;后赵开国皇帝羯族人石勒,重用汉族儒生张宾;前秦天王氐族人苻坚,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等等。材料所述现象( ) A.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北方各民族之间融合 C.深受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使得北方民族矛盾大大缓解 2.下图反映了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变化的情况( ) 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B.江南士族垄断政权 C.皇权与士族特权间相互制衡 D.分权体制削弱了政府统治力 3.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低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 ) 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 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 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4.下列措施反映了(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玄宗改革 D.王安石变法 5.《晋书》云:“百姓因秦、晋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依托城社,不惧熏烧,公避课役。”这一史料可用于说明( ) A.士族的形成 B.邻保制的出现 C.里甲制的出现 D.坞堡的形成 6.北魏宣武帝朝(499—515年),彭城王元想(孝文帝之弟)“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孝明帝朝(515—528年),宗室元晖“招集儒士摧鸿等撰录百家要事,取名为《科录》。……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这体现了当时(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 C.华夏认同不断获得发展 D.黄河流域已经实现统一 7.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 ①出现了几次局部的统一 ②民族交融加强 ③南北长期对峙 ④北方政权逐渐强大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硅即位之初,便令朝野皆束发加帽,紧接着又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并令称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五年后又设王、公、侯、伯四等爵位并置散官五等累积九等官阶,随后还从中央到地方安排人手“辨其宗党,品举人才”。这些举措( ) A.体现出北方民族交融的深化发展 B.全盘学习了汉族的先进制度 C.完成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D.缩小了北魏内部的阶级差别 10.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11.文学作品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西晋诗人左思出身寒微,他的《咏史》诗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对其诗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满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②文人寒士希望从军立功 ③寒门士人的高傲和自尊 ④下层民众抨击统治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他采用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