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40863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35张PPT)

日期:2024-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4132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至清,中叶,经济,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王阳明 从四民阶层的崩溃看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标: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一、 农:饥饿的盛世 当运送食物的中国官员离开后,由于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于是我们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水,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留着吃。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饥饿的盛世 《耕织图·耙(pá)耨(nòu)》 一、农:饥饿的盛世 《耕织图》原是南宋画家楼璹(shú)所作,描述了君主勤耕、皇后亲蚕的男耕女织景象。后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盛世之下农民生活的辛劳,命人在此基础上重新绘制,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象记录和劝课农桑的宣传画报。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材料三:谈参者,吴人也···居湖乡,田多洼芜···参薄其直收之,佣饥者,给之粟,凿其最洼者池焉···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豕,谓豕凉处,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塍(chénɡ)之平阜植果属,其污泽植菰(gū)属,可畦植蔬属,皆以千计。鸟凫(fú)昆虫之属悉罗取,法而售之,亦以千计······视田之入,复三倍。 ———明代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 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 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 ③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副业增加收入。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江南和华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植棉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发展蚕桑业,福建、广东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作物的种植。 ②农业生产区域的专业化分工,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思考1:农业的盛世体现在哪里? 信息2:明清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下降 信息3:清朝时期出现粮食安全问题 信息1: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 材料四: 年份 1651 1766 1812 耕地数(亩) 约2.9亿 约7.4亿 约7.9亿 人口数 约0.1亿 约2.1亿 约3.3亿 ———《续通志》《清实录》 “资源危机” 思考2:为何在盛世中饥饿? 图1 图2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人与人的矛盾:棚民聚集过多,影响地方社会的治安,对地方社会的稳定带来冲击。 人与自然的矛盾: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讨论1:饥饿的百姓会作何选择? 人与地的矛盾:明清时期人口膨胀,争夺生存空间(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赋税制度的改革)。 二、 工商:穷国的顺差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