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学设计 课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例1的情境图截取了单元主题图情境中的一个部分,使单元主题图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利于学生体会前后知识的联结方式,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元主题图自然地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图中通过对话框引导学生关注图中的数学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是把楼的高度平均分成6份,凭借学生原来掌握的有关平均问题的知识,学生能列出23.4÷6的算式。这样把新的认知活动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上,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启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参与新的学习活动,还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有相同之处,达到初步体会小数除法意义的目的。在例1的计算过程中,教科书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其中第一种方法是采用转化的思路,借助“米”和“分米”的联系,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做。这种解法虽然不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可以架设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同时也能为第二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探讨提供借鉴。教科书的重点放在第二种解法上,而9个十分之一,这是为什么要在9的前面打小数点的依据,也是学习这个例题学生要明白的基本算理。所以,在例1的教学中,是结合小数意义来理解除数是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从中突出小数的意义在新课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理解了这方面的意义,就能归纳出“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计算规律。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学习内容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小数除法的基础,是后面学习除法是小数除法的基础。为了打好基础,教材设置了算每层楼高度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通过转化的方法,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知的知识来学习。再通过对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而不同点的关注在小数点的位置与商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出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比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数学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除法,你能用竖式算算吗?课件出示:448÷4= 135÷3=师提问:怎样计算整数除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计算整数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师:新的一单元开始了,这单元我们又要学习什么新的知识呢?课件出示:师:请认真观察主题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进入小数除法的学习当中,让它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找一找,然后自由说一说。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小数除法。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